随着《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发布和新一轮课改的启动,同时配合学校今年申报浙江省一级特色示范学校的需要。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也将发生更大变化。教学模式如何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怎样充分开发和广泛吸纳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努力培养创新型、能力型人才,必将成为创建特色学校一个热点。高中生物教学资源的开发,在新课程资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生物学本身来源于观察与实验,是人类通过对生命世界准确提问及获取答案获得的认识与经验,所以生物学教学不仅应当限于传授理论知识,更应当侧重于探究与实践。我们拟通过建设《鄞州中学生物拓展性实验和实践基地》生物学教学活动基地,充分利用课外教学资源,开拓一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
一、项目申报意义
1)使学生亲近自然,获得对生物学知识直观和亲身的体验;
2)发展实践能力,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
3)养成主动获取、利用学习资源的习惯,发展主动探究的态度,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4)通过管理活动基地的实践,培养善于提出革新性、创造性见解,善于与他人沟通合作,善于自我管理等综合能力;
5)在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中,发自按对自然界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从而形成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变革所需求的基本素质。
二、项目实施方案
1. 具体内容
《鄞州中学生物拓展性实验和实践基地》生物学教学活动基地拟利用原总务处花木组苗圃(位于蓝青教工宿舍楼西侧空地)建园,该基地分为两个功能区域:
第一功能区域:植物多样性生态园。该园地拟种植教材与习题中例举的经典植物,宁波本地特征植物、作物和蔬果,以及药用植物和花卉等。用于必修课、选修课的教学拓展与实践基地,并研究植物的分类及生物的多样性教学。
第二功能区域:植物育种试验田。该试验田拟用于孟德尔遗传定律——植物的有性杂交试验,并进行无性繁殖的研究(植物的扦插嫁接繁殖),植物向光性实验,植物激素的应用,观察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个历程,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等章节的教学实验。
2.时间安排
2012年9月:征地、整地、挂牌、插牌
基地挂牌名称——《鄞州中学生物拓展性实验和实践基地》。插牌制作包括植物多样性生态园、植物育种试验田、嫁接园地、扦插园地、玉米杂交、豌豆杂交、花卉苗木种植园。
2012年10月:试种部分植物(抗寒植物、蔬果类)
2012年11月:基地基本成型,并可开放参观
2013年3月起:各种植物大力推广,种植,试验
3.经费需求
2000元,用于整地和购买基础设施。
4.人员安排与分工
具体分工:赵特负责指导
黄英颖负责协调,人员安排
才晓泉负责报告撰写
高二生物备课组全体成员一起参与活动,并一起指导学生,互相协作,每个老师负责指导若干个有兴趣学生的小课题研究。并且需要得到学校后勤花木组的支持,日常维护(施肥,锄草,浇水,除虫)由花木工负责。
望校长室批准为盼!
鄞州中学生物教研组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