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2年5、6月间,专署调董景舒等同志,负责筹建鄞县第一中学。
2. 52年8月,宁波专署调乐嗣康任校委会副主委,具体负责校务工作。
3. 52年秋季,第一届新生9班540名学生入学,邱隘区校初中班初二一个班併入本校。创办初年学校共有学生600名,机址暂设于福明乡松下漕,又借邱隘莘桥民房设立分部。
4. 53年1月鄞县县长王圣章兼任校长。学校具体工作仍由乐嗣康主持。
5. 53年,学校学习苏联凯洛夫的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推行五个教学环节模式。
6. 54年8月,位于邱隘盛垫桥的新校舍建成,秋季,本部师生入新校舍开学上课。
7. 55年3月,胡汉庭任校长。
8. 55年,与邱隘区校成立联合党支部。校工张翠香同志成为第一个发展的教工党员。该年,校名改称"鄞县第一初级中学"。
9. 56年秋季,开始招收高一新生共四个班,学校成为完全中学,校名重称"鄞县第一中学"。
10. 57年,周闪耀任校长。
11. 58年初,全县教师整风反右学习。本校教师3人被错划为"右派"。
12. 58年11月,周闪耀代表学校去北京出席全国勤工俭学成果展览会。学校勤工俭学初获成果,以后成为学校的优良传统。
13. 58年,在本校附设鄞县师专,招收数学专修科一班。59年併入宁波师范。
14. 58年12月,因县市合併,学校改名为"宁波邱隘中学",此后学校规模总体固定在20班左右。
15. 59年7月,首届高中生毕业,升学考试取得好成绩。
16. 59年暑假,全校去邱隘参加双夏活动,此后,参加农忙劳动形成制度。
17. 61年,陈锡忠任学校党支部书记。
18. 62年,因县市分开,校名改为"鄞县邱隘中学"。学校举行10周年校庆。
19. 63年,开始实施12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学校重视教研活动。理化实验开出率达到大纲要求。
20. 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影响本校。县委派工作组进驻,学校开始停课,后红卫兵组织成立,"大串联"开始,党政机关停止活动,教师受到冲击,期末考试与高考停止,校产遭受严
20.
21. 重损失。
22. 68年10月,校革委会成立。
23. 69年9月,校革委会撤销,全校教师下放到16个公社中学,校产也同时分散,邱隘中学解体,原址筹建工农技校。
24. 70年,"鄞县工农学校"成立。
25. 71年1月,沈仲安任工农学校革委会主任。
26. 75年8月,鄞县工农学校与樟水工农学校合并改办为"鄞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县委副书记殷阿芳兼任书记。学校不设行政机构。
27. 78年1月,"鄞县共大"撤销,恢复普通中学体制,改名为"浙江省鄞县中学"。陈锡忠任校长。学校设党总支,陈锡忠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