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品方|编辑日期:2012-09-11 09:57:10|点击数: |发布:54
从乡邮递员手里接过鄞县中学寄来的高中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期待多日的焦虑顿时释放,兴奋之情延续了整个夏天。那一年,是1981年。
三年的鄞中生活,紧张而快乐。在物质生活比较贫乏的年代,许多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已成为我人生中一串串温暖的回忆。
带锄头上学,是那个年代鄞中学生共同的经历。
每一份录取通知书上,都有一个要求:开学时带一把锄头。虽然从小生活在农村,但我还是感到十分惊讶。
开学那一天,除了不多的被褥、衣物外,“扛着锄头上学堂”,成了鄞中开学时颇有特色的一幕。
锄头是用来干农活的。当时,每个班级在学校南面都有一大块学农田,班里再将它分成更小的包干小区。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同学们按照农时种上各种蔬菜,平时经常要护理,施肥浇水。蔬菜长大后,就被称好份量,送到食堂。每个小组的产量都有记录,产量最高的小组同学自然会有一种小得意。当时班里的同学几乎都来自农村,不怕脏累,即使连女生,也不甘人后。男生都很阳刚而绅士,经常会抢着做苦累的活。
那把锄头,见证了我们高中三年的学农经历。
与锄头一样有时代痕迹的记忆,是大排。
那时,每个学生每月的生活花费十元上下。一来家里都缺钱,二来物质匮乏。高中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对营养的要求十分饥渴。大家最想吃的,是大排,其次是用肉糜加上配料制成的红烧狮子头。而食堂里每天准备的肉类菜肴不多,严重供不应求。为了买到大排,我们常常还没到中餐前的自修课结束,就候在教学楼的门口,下课铃一响,就如运动员百米赛跑一般,朝食堂跑去。为了能吃上大排,我们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代价!无数次被候在墙角的老师揪住,挨批评,与心爱的大排失之交臂。
吃的食物少,住的也极简陋。
宿舍是一个大间,里面住十几个人,上下铺,没有任何其他配套设施,更不要说电扇、空调了。与我们为伴的,是老鼠。那个时候,学校四周都是农田,老鼠时常光顾寒舍,有时候还喜欢在里面安家。捉老鼠,成了我们在宿舍里经常做的游戏。
有一次,夜自修回来,俞同学听到枕头下发出吱吱的叫声,掀开枕头一看,几只出生不久的红皮小老鼠赫然在床。这些小老鼠还没学会逃跑,就被同学们轻松拿下,并成了宿友们的玩具。还有一次,赵同学挂在墙上的裤管里发出熟悉的响声,他情知有异,就将裤子的两头捏住,逐渐缩小包围圈,将藏在里面的老鼠活捉。每当这个时候,宿舍里就会一阵喧闹,引发一场卧谈会。而此时,巡夜的老师就会适时地前来敲门,提醒已没睡意的我们……
锄头,大排,老鼠……许多年前的那些校园故事,早已随时间而逝。今天的孩子们,也不会再重复那个时代的生活。而我们,却从那艰苦的岁月里,学会了成长,学会了感恩。
作者简介:
张品方,84届校友,工作单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舟山群岛新区分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