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活动

校友回忆

校友活动 >>校友回忆

难忘的高中岁月

来源:陆素源|编辑日期:2012-09-11 09:13:50|点击数: |发布:54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二十八载岁月转瞬即逝,我已从一个懵懂的学子成为了单位技术管理人员。阔别母校的28年里,因为工作关系很少有机会重返学校。
在离开鄞县中学的日子里,不管是一帆风顺还是遭受挫折,母校都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只要一想起她,心中就会充满着智慧和力量。
1981年9月,我以中考姜山中学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县中高中开始了新的求学生涯。当时由于家境贫困,父母希望我继续就读二年制高中的姜山中学,这样能早一年上大学,是县中老师冒着烈日酷暑,拐弯抹角找到我家,苦口婆心做通了我父母的思想工作,让我在人生转折点做出了另一个选择。十六岁的我敏感而骄傲,独自一人,带着简单的行李,从偏远、贫穷的农村来到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鄞县中学。
从家到学校差不多要走二小时,有一半路全是泥路,晴天还好,一旦下雨,那简直有红军过草地的感觉,一不小心就会摔个狗啃地。父母忙着生计,能凑足我的学费已很不易,再也没有多余的精力顾及我,更谈不上接送,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父母,记忆中的这条泥泞小路陪伴了我整整高中三年。
当时学习压力大,竞争异常激烈,我班大多数都是农村的学生,考上大学就意味着鲤鱼跳龙门,考不上只有回农村一条出路。我们高一的班主任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老师,对我们要求非常严厉,真是爱之深恨之切。黑板上经常写着“抓紧每一秒时间!!!”,规定吃完饭必须立即回到教室,途中不得停留。当时年纪小,也调皮贪玩,吃完饭路过宿舍,就想溜进去聊聊天歇一会儿,却惊讶地发现老师犹如门神般站在宿舍门口,吓得我们脚下抹油溜之大吉,动作慢的,被老师当场抓住,好好批评一通。正是在这样要求下,大家都抓紧一切时间来学习,当时全国高考的录取率只有30%,而我班的高考录取率达到了93%,创造了非常辉煌的成绩。
除了繁重的学习任务,学校也注重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当时学农是我校的另一大特色。学校辟了一大块菜园,新生报到时,每人都会被要求带把锄头,因为基本上都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干农活不是难事;一年四季,轮番种着各种蔬菜,收获后就送到学校食堂,颇有南泥湾自给自足的作风。当时浙江省电视台还专门到学校来拍摄过记录片,我父母惊奇地看着县城读书的我,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这也算是我人生第一次触“电”吧。
84年7月高考结束后,大家如释重负,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向往与憧憬,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串门、聚会。然而乐极生悲的事发生了,在高考结束后一周左右的一个早上,我和张明杰正在张敏儿家“度假”呢,突然感觉肚子一阵钻心的疼痛,接着吐出了点点鲜血,情况严重。张敏儿的父母立即叫了救护车把我送到了鄞县人民医院,经确诊后是十二指肠球部出血,当时班主任冯骎老师急得不行,因为再过一周就要高考体检了,冯老师多次到医院来看我,还特意请来了他的老同学、县人民医院的权威专家给我会诊,终于在老师、同学的关心下,在医生、护士的精心治疗下,一周后我顺利地通过了高考体检。
……
县中作为我的母校给了我很多很多,虽然许许多多的细节已模糊在记忆深处,但县中作为我们梦起飞的地方,始终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永恒的记忆。
祝福你,我的母校!
2012-8-13于上海

作者简介:
陆素源 男 1965年8月出生 1981年9月至1984年7月于鄞县中学(现鄞州中学)就读高中(3)班;1984年7月考上武汉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1988年7月考上上海工业大学(现为上海大学)计算机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91年3月研究生毕业进入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1993年7月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作,现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运行部总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