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活动

校友回忆

校友活动 >>校友回忆

教书育人 终身受益

来源:徐奇君|编辑日期:2012-09-10 08:38:38|点击数: |发布:54

接到母校的征稿邀请函,我如同当初接到母校的录取通知书一般激动,他一下子唤起了我在母校的点点滴滴。
在母校,我的语文是最差的,毕业考没几个人不及格,我就是一个(当然不是老师差,是我自己放弃了),因而到现在文章也写不好。但接到这一任务,我就不管见笑,认真写了。
在我们那个年代,学习压力不大,父母这方面要求不高,学习上的一切的一切就依仗学校对我们的教育。在校三年,母校在教书育人方面给我了终生的益处。我常说,大学我学到了知识,但高中我学到了更多,遇到这群老师是我一生的幸运。班主任老师是裘容泳老师、周小萍老师和杨幸海老师,数学老师是戚余荣老师和顾云龙老师、化学老师还有吴瑞林、英语殷光煦、物理穆纬洲等。当时,一天的学习时间不长,学生也很少有人请家教,体育课每周二次,课外活动天天有。可能让现在的同学想不到的,高三要高考了,我们还有劳动课,我班还种西瓜、大豆等。但当时,我校的教育质量在浙江省是顶呱呱的。举个大家可能要笑的例子,早上起床后的大便时间,我就是向戚老师学的,到现在还保持着。他认为无论出差、开会、上课、考试这一问题解决了,你一天的主意力就不会分散。还有化学老师吴瑞林,他就跟我说要学会思考,那怎么做呢?他就说你晚上睡觉时应把一天的学习内容回忆一下,第二天早上要把一天要做的事想一想。在校时我就是这么做的,工作了我还是这么做,这使我的工作少出漏洞,让同事认同。我说的虽是小事,但这可能就是教育的精华。
过年前,我们这一届在杭的同学聚了一次,大家谈到了这一点,大家一致认为:我们这一时期的老师太好了。我在此深表感谢。

作者简介:

徐奇君 男 1965年6月出生,毕业于1983届2班。现工作单位:浙江体育科学研究所,任主持工作的副所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