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活动

校友回忆

校友活动 >>校友回忆

母校回忆之一

来源:任与鸿|编辑日期:2012-09-05 09:54:30|点击数: |发布:54

邱隘中学让我四缘军魂终成为职业军人
一缘:首长挑选警卫员,出身不好靠边站。
二缘:部队选拔飞行员,眼睛不好未入选。
三缘:潜艇专业挑人材,名额太少没实现。
四缘:西安军电有名额,军转支书把我荐。
我的故乡横溪镇虽有名校正始中学,但当时未开设高中部,所以每一个初中毕业的学生都想考上镇外理想的有高中部的学校。由于我在学校的表现好,所以被学校保送到我县最好的高中—鄞县邱隘中学,后改为鄞县第一中学。当时每个班对外保送一人,全校三个毕业班只保送了三个人,而且进县一中的只有我一个,我感到非常自豪。
我把这一喜讯告诉了远在上海当保姆的母亲。母亲来信要求我在高中也要像初中一样,争取年年被评为三好生,将来考个好大学。并告诉我学费不用担心,她会为我挣的。我暗下决心:决不辜负母亲的期望,将来一定要考上一所好大学向母亲报喜。
我上县一中后,只想好好学习和将来考一个好大学,别的什么都不想,更未想过入伍当兵。因为当时国内知识分子很少,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部队征兵不在学生中挑,况且我是家里独子,按政策也不在征兵范围。但部队与我有缘,在高中时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我。
上高中二年级时,部队派人来我校招收首长警卫员。部队对这种特殊人员的招收,不在每年一次的征兵中进行,而招收人员条件也不受义务兵役制的限制。部队想哪里招,招什么样人都由招收单位决定。因我校是重点中学,所以部队就到我校来招人了。
听说当时解放初部队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小学毕业生在部队就算是知识分子了,当时首长警卫员、秘书的文化水准也不高。为了适应部队的发展需要,决定直接从好一点的中学学生中挑选警卫员,考虑到不影响高考,定在高二学生中挑选,而我校是全县教育质量最高的一所中学,所以部队到我校来选警卫员和秘书。
据说到了部队先集训,再分配给首长当警卫员,如果警卫员干得好,首长看中了,就提升当首长的秘书,如果首长想进一步培养你,就直接送去上大学。当这一消息在学校传开后,很多同学积极向老师报名,要求参军入伍。我虽然对解放军有好感,但想到我是独子,部队不会要,所以就没有报名。意想不到的是,因为部队要求参选人员必须是在校的好学生,老师就直接给我报了名。当老师告知我这一消息时,我感到很意外,问老师:独子部队要吗?老师说:这与征兵不一样,没有这个限制,你愿意去吗?我回答:当然愿意。
但最终我未被选上,老师也没有告诉我原因。我心里明白,很可能是我的小商家庭成份阻碍了我进入部队,首长身边工作的人不是苗正根红的贫下中农子弟怎么行呢?对未被挑上我并不懊丧,自知不够条件就好好学习吧。这就是我与部队的第一次缘份。
第二次与部队的缘份是在这之后不久,部队来我校招飞行员。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一次我主动报了名。后来学校从报名的同学中选了十几个各方面表现不错的同学去宁波市里作体格检查。第一次普检时通过了,我很高兴。后来部队针对飞行员增加了特殊检查,在第二次体检中,我有两项检查不合格,一项是眼科,原来我对眼科很有把握,因为双眼视力均为1.5,可是飞行员的视力标准是2.0;另一项是飞行模拟试验,人坐在特制的试验椅上,模拟飞机飞行时的各种动作,人在椅子上随椅转动。当时我觉得天旋地转,人在空中打滚,有的人当场吐了,有的人从椅子上下来,站不稳倒地了。我下来时还算不错,站住了。接着考官出题叫我做数学题,那时我头都晕了,一道题也没做出来,所以没合格。就这样因自身条件不具备而结束了我与部队的第二次缘份,这一次我的心情仍然很平静。
那时候录用人的标准虽然重在政治表现,不唯成份论,但首先还是要考察成份,这点我体会很深。1951年我小学毕业时,与我同班的一个女同学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可因为家庭成份是地主,而没考上初中。1959年我高二时,校田径队一个初三同学是我校女子800米冠军,学习也很好,但当我在高三新学年开学时,校田径队的名单里再没见到那位女同学的名字。凭她的学习成绩,考上本校高中部应该是没问题的。后来才知道她家是当地的一个大地主,她未被录取在当时也是很正常的事。我对自己的家庭出身很有自知之明,因此在参军入伍这个问题上也没有抱非常大的希望。
如果按成份打分,革命干部子弟是五分;工人贫下中农是四分;中农、小贩、小商是三分;地、富、反、坏、资本家是二分。而且在三分这一档中,小商排在最后,所以好事我从来不想,也不争,只有埋头学习、好好工作,在现行表现上我要确保五分,争取将来有个好前途。
当时我是学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同时兼班上的体育干事。我把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得热火朝天。我校绝大多数学生为住宿制学生。每天早上学校组织教授第三套广播体操。全校近1000名学生由我带领教操。每当下雨全校不能统一做广播操时,我就化整为零,要求各班体育干事自找避雨的地方做广播操。我带领我班同学在老师办公室外面的走廊做操。开始有的同学看到下雨,就不起床,睡懒觉。我对此进行严格要求,做操前先点名,生病或者女同学生理原因,都要请假才能免上早操,同时对无故不来做操的同学进行批评。就这样很多班因下雨停止做广播操时,我班一支独秀,雨天也从未间断过早操,因此得到了学校表扬。当年我还被评为优秀领操员。
1958年我积极参加了学校大炼钢铁,去东钱湖山上开矿石,矿石敲碎后做耐火砖,用自制的耐火砖砌小高炉,土法炼钢。
大跃进时期农业虚报产量放高产卫星,报纸上天天刷新粮食亩产新记录,从最初亩产水稻千斤,到后来亩产万斤。这万斤水稻是怎么种出来的呢?县里叫我们学生夜里去拔已成熟的水稻,把十亩地的水稻集中放在一亩地上,第二天就让上级检查,然后上报亩产万斤。我虽觉得这是弄虚作假,但那是县里的事,我们学生只管做好水稻搬家就是了,我干的很卖力。
学校开展科技革命,我与另外两个同学一起改装了全校教学楼的日光灯照明,节约了学校的用电。总之,为了高中毕业后能考上一个好学校,我必须在德、智、体各方面都要超过家庭成份打五分的同学,否则就无法与他们竞争了。
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而且出席了宁波市三好学生代表大会。还被评为学校第三套广播体操优秀领操员、校体育积极份子和校科学研究优秀者。宁波市中学生运动会时,我与各校体育老师一起担任篮球裁判,并被认证为国家三级篮球裁判员。总之我一直在为高中毕业后的前途努力奋斗着。
高三下学期的最后三个月是我们高考前的集中复习期。当年的高考招收比率为1.7:1,即两人中就有一人会被录取。我校又是县里教学质量最好的学校,所以只要不出意外,我考上大学是不成问题的。当时我想去上海上重点大学。不想去北京上清华、北大。一是觉得自己实力不足,二是南方人不想去北方,北方的气候受不了,那时我们班同学报的志愿大多在南京以南,只有个别的同学报考北方大学。
正当我们紧张复习时,校党支部书记(一个从炮兵部队转业的干部)把我叫到办公室,严肃地告诉我:学校保送你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潜艇专业。我当时听了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哈尔滨军事学院简称哈军工,是全国最有名的一流军事学院,而潜艇专业又是绝密专业,在那所学校学习的很多学生都是革命干部子弟,甚至还有中央首长的子女。我带着不安的心情问:我出身小商行吗?部队出身的党支部书记立即说:行!重在政治表现,我转业来学校工作,发现你各方面表现很好,是个培养的苗子,所以党支部决定把这个名额给你。他同时告诉我,学校宣布前要绝对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听到的保密命令,我按支部书记要求未告诉任何人。在后来两个月的复习时间里,我边等通知边帮校招生办公室做一些档案登记归类的工作。这就是我与部队的第三次缘份。
大约过了20多天,党支部书记又把我找去说:哈军工你去不成了,因潜艇专业招收人数太少,我校作为保送点已被取消了。听到此消息我一下就蒙了,心想这辈子我与部队肯定无缘了。
党支部书记看我的面部表情,猜到了我的心思,就笑着安慰我说:不用着急,我们已把你保送到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学通讯工程。你愿意吗?我一听高兴极了,立即回答:一切听从党的安排。
不久我接到了部队的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