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

法治小论文

特色教育 >>法治教育 >>法治小论文

法治信仰 全民共守

来源:103陆嘉欣|编辑日期:2019-03-28 09:14:05|点击数: |发布:李金炉

 

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这个世界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清晰,同时也充满着黑白混淆。人性的贪婪、自私、卑鄙也同样存在于这个世界,混杂其中,扰乱着这个世界。你开始明白,你开始寻找,你开始信仰真正的法治。

中国自古以来主张“德治”,强调以道德教化,寓人治于法治。我们不可否认人治的好处,但是人治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导致有法难依,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解决人治大于法治的传统问题。但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不断进步,法治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信仰,法治的种子已经深深的根植于人们内心之中,人们也认识到这世界没有不被束缚的自由,只有法治能带来真正的自由。

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器物,一方面是制度。器物方面的发明让我们的生活条件不断被改善,我们从物质上得到了质的飞跃,而制度方面的创造则改善了我们的内心世界,维护了秩序。法治是一种绝对化的理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权限,“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自古以来立下的法治原则。“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旨在说明与“人治”不同的理念与治理国家的模式。从“人治”到“法治”,中国历经了千年的沧桑,“法治”象征的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有很多时候,这个世界存在的不仅仅是想象中的公平与正义。随着时间和现实的打磨,慢慢地,你会对这个社会深感失望,同时又无可奈何,对于这个社会有强烈的不满和深深的痛恨。但是如果想要改变,更重要的在于要有勇于承担的责任感和深深的使命感,不断追寻公平和正义,在逐渐倾斜的天平上逐渐为正义加码。

其实国家也在寻找法治之路,播种法治理念。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正式写入宪法,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要实现正真的法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一定意义来说,对于当今社会,要实现法治信仰最重要的是全民守法,全社会人共同遵守法律,捍卫法律的权威。卢梭说过:“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法治的根基在于人民群众的遵守与拥护,法治的效力在于无上的权威。全民对于法治都有忠诚和敬畏,法治才能更好的运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