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月11月26日,鄞县中学法律选修课中的第五届模拟法庭在市、县教研员和各兄弟学校的教研组长及学校各级领导的旁听下在演讲厅正式开庭。这次庭审选用的是在浙江农技师专曾发生过一个学生过失伤害致人死亡的案件。庭审过程中学生按照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法庭评议、宣判等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后再由笔者进行点评,使200多个旁听学生受到了一次生动形象而又深刻的法制教育。随后市教研员当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是一个有特色又有意义的活动,“小法庭、大社会”,强化了政治课第二课堂的功能,实施了法律素质教育,值得肯定和推广。到此为至鄞县中学在笔者的主持下从九十年代开始的法律选修课的实践和探索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
笔者在1993年考取了全国律师资格后,在教书之余一直从事法律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的法律方面的素材和经验。在调入本校后,领导看到了笔者的这个特长,让笔者开设了一门法律选修课,并作为政治课如何强化第二课堂功能,实施法律素质教育的一种尝试和探索。在素质教育蓬勃开展和不断深入的今天,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此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于同行的讨论和商榷。
一、开设法律选修课,实施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开设法律选修课,实施法律素质教育,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广大青少年学生自身健康成长以及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据某市统计,1995年青少年犯罪占总犯罪人数的确良50%,到1997年达到68.2%,近几年来还有迅速增长的势头,这说明青少年的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都应关注的社会问题。再根据有关方面调查显示,这些犯罪的青少年大都缺乏起码的法律知识、更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由此可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及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习法律知识和增强法律意识,如果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就不能评判是非,依法办事,甚至还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开设法律选修课不仅能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
其次,开设法律选修课,实施法律素质教育,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和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而法律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21世纪人才所必备的一种素质。当代的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律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能否实现。由此可见,开设法律选修课,实施法律素质教育,不仅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曾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律教育必须从娃娃开始,我们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因此,开设法律选修课,实施法律素质教育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再次,开设法律选修课,实施法律素质教育,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又把“依法治国”载入宪法,使之成为国家意志,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同时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过程,就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与实现而言,如果离开了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同样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开设法律选修课,实施法律素质教育,切实帮助青少年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搞清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等的关系,增强他们的民主意识、公民意识及国家主人翁意识,牢固地树立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事业,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
最后,开设法律选修课,实施法律素质教育,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就其本质上来讲是法制经济,没有完备的法制体系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与法律素质的提高,市场经济就是一句空话。邓小平同志早在职1979年就强调指出:“要制定一系列法律”、“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他同时指出:“我们要在实行这样一个原则: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通过立法,健全法制,来引导、调节经济活动,解决各种经济及社会问题。没有健全的法制,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又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这自然就要落到当代青少年的肩上。作为未来经济建设的生力军的广大青少年,只有认真地学法、懂法、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地运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正当合法权益,并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未来建设者的需要,从而为推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因此,开设法律选修课,实施法律素质教育,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二、 开设法律选修课,实施法律素质教育的措施和主要途径
强化第二课堂功能,实施法律素质教育
------法律选修课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浙江省鄞县中学 朱云方
针对当前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的现象和高中阶段法制教育相对空白的现状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笔者认为强化第二课堂功能,加强青年学生特别是中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对于培养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中学生的法制观念,优化中学生的法律心理,使中学生做到学法、懂法、知法、守法和用法并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更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由此可见,对中学生实施法律素质教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十分重要。为此笔者根据5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就开设法律选修课,在实施法律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措施和主要途径提出如下的建议,以供同行商榷:
一.重视配备好师资力量。笔者在1993年考取了全国律师资格后,在教书之余一直从事法律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的法律方面的素材和经验。在调入本校后,由于领导重视以及学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于95年开始就让笔者和一个法律本科毕业的教师共同主持下,在高一和高二分别开设了相互独立又前后联系的法律选修课。笔者具有大量的实践经验而法律本科毕业的教师则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互相弥补,形成了较强的传授法律知识,上好法律选修课的师资队伍。
二、认真上好法律选修课。1、自编法律教材。由于没有法律选修课教材,笔者就根据多年办案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和法律知识,再根据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初中的法律教材和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编了一套以案说法形式为主的《生活中的法》这一法律选修课教材,主要介绍了《刑法》、《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基本内容为主的具体法律知识,然后结合当前的社会治安形势和典型案例进行形象生动的法律知识教育。2、法律时政点评。通过新闻播报、要闻透视、热点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学生可自主地探讨有关知识和社会热点。如我们曾组织学生观看轰动全国的四川虹桥倒塌案审判纪实并就此进行讨论和点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