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学校

成果展示

特色教育 >>绿色学校 >>成果展示

爱水亲水 人水和谐——写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来临之际

来源:励明海|编辑日期:2009-10-26 09:11:49|点击数: |发布:29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
今天,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灾害”。3月22日至28日是第十七届“中国水周”。我国今年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确定为“人水和谐”。
说到水,我们常常充满感激之情。无论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水和你的生命、你的生活早已密不可分。水,我们人类的生命之源。水,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之源。
我们休养生息的地球有四分之三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其中97.5%的水是咸水,无法饮用。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占淡水总量的0.26%的,仅占地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七。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可以用的水只有一汤匙。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9个国家的4.5亿多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此外,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达4000多亿吨,从而造成5万多亿吨水体被污染,致使地球上每年有700多万人因饮水不净引起的疾病而死亡。如果不能设法提供干净安全的饮用水,到2025年世界上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数将增加到23亿。有资料表明,伴随河流流域水资源危机而出现的“环境难民”在1998年达到2500万人,第一次超过“战争难民”的人数。据预测,在2025年之前,因为水的原因而成为难民者将多达1亿人。
中国的江河年径流总量为2万7千亿立方米,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5.8%,居世界的第6 位。但按13亿人口计算,每人每年拥有水量尚不及24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4。日本的河川径流量仅为我国的1/5,但人均占有量为中国的两倍。调查表明,中国人均水资源只排在世界第110位之后。被列为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按照每人净增人口1000万计算,50年后中国的人均占有的水资源将减少到1600立方米左右。
不仅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方(指长江以南)人均水资源量达到3600立方米以上,而北方人均水资源量只有720立方米。同时,水污染严重,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据统计,1980年全国废污水排放量为310亿吨,2000年为620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水域。由于集中取水和集中排污,致使我国不仅北方城市普遍缺水,南方一些城市也出现“水质型”缺水。
长期以来,因地表水供给不足,一些地方只好采用地下水,造成局部地区地下水大量超采,形成地面沉降。调查资料显示,全国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74亿立方米,超采区共有164片,超采区面积达18.2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占42.6%。辽宁、山东、河北等省的一些沿海城市与地区,地下水含水层受海水入侵面积在1500平方公里以上;北京、天津、上海、西安等20多个城市出现地面沉陷、地面塌陷、地裂缝;西北内陆一些地区因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荒漠化及沙化面积逐年扩大,已影响这些地区的城乡供水、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存。
近三年,我国连续遭受干旱,尤其是去年,旱情加重,江河湖泊自然来水量减少,水库蓄水量比上年同期减少11%,3亿多亩农田受灾,农村先后有3300万人发生临时饮水困难,部分城市出现新中国建立以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局面。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借用温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中的一段话: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水资源亦是如此。愿我们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从现在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爱护每一滴水,13亿滴水,将汇成潺潺清流,愿爱水亲水,人水和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