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学校

日常管理

特色教育 >>绿色学校 >>日常管理

鄞州中学“绿色校园”建设方案

来源:励明海|编辑日期:2009-10-24 11:06:48|点击数: |发布:29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全国环境教育行动纲要》的要求,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环境教育,建设和发展环境友好型校园倡导“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绿色校园建设理念,打造具有鄞州中学特色的绿色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良性持续发展。
二、“绿色校园”内涵的界定
“绿色校园”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日常管理中吸纳有益于美化环境、和谐自然的各项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人文素养。
绿色校园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绿色理念,指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实现现代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二是绿色文化,指营造一个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人人具有绿色意识的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三是绿色环境,指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建设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给予师生以美的享受和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感染与熏陶。其中绿色理念是核心,绿色文化是灵魂,绿色环境是基础。
、“绿色校园”建设总体目标
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渗透人文气息和绿色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情景相融”,强调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突出人文特点,凸现文化氛围;在硬件基础设施(物质文化)和软件基础设施(精神文化)建设上,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统一体。
1、优化校园整体景观、景点;
2、增加校园人文内涵标志;
3、实施“环境教育”,增强环保及生态建设意识;
4、开展绿色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绿色环保宣传;
4、健全食品卫生安全机制,提高卫生安全意识;
5、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实施各项节能、环保措施。
四、“绿色校园”建设基本原则
1
、整体发展原则
在现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健全已有的各项环境教育工作,推动学校在各个管理领域的绿色校园理念,融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使绿色校园建设与现有的管理体系相协调,并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为学校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共同参与原则
要求全校师生员工根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共同参与,为推动绿色校园的建设,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鼓励家长、专家、社区、媒体、政府机构及有关人员的积极参与。
3
、循序渐进原则
依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投入,循序渐进,逐步优化。
4
、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自身的条件,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发挥全校师生的集体智慧,充分体现活动和参与方式的多样性、实用性与前瞻性,使“绿色校园”建设走出一条特色、可行之路。
五、“绿色校园”建设具体内容
1
、加紧对校园整体景观、景点的布置与优化
继续加强校园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校园内现有的景观景点进行布局调整和优化设计。
对校园绿化再进一步细化、美化,逐步提高绿化档次。
考虑到不断增多的校内车辆,增设若干个停车场。
配置健身器械,推进师生健身活动。
开发建设文化艺术长廊。
2
、校园人文内涵标志的设置与命名
完成对校园内所有道路、场地、建筑及主要植物的挂牌、命名。
增补道路、楼宇、绿化等功能区的路标指示说明、环保标语牌和宣传警示牌。
制作增设名言警句、标语。
3、实施“绿色教育”计划,开展以绿色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组织相关教师、环保部门领导及专家,为学生开设与绿色教育有关的选修课程和讲座,使学生系统地接受生态环境教育理念。
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环保意识融入高中教学的相关要素之中,使之成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
引导学生追求人性化、人与自然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