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观察

天象预报

特色教育 >>天文观察 >>天象预报

为科学而计算!

来源:童辉|编辑日期:2009-11-06 16:40:16|点击数: |发布:177

还有3小时,电脑屏幕下无时不刻的缓慢的跳动着一些数字,虽然这项工作对别的电脑来说,也许只要几个小时,而我花了近300小时,慢是慢了些,但是自己即将又完成一项任务,经过了3个月的努力,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终于上了95%,自己感到无比欣慰,终于快完成了!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做为一位中国青年我可以自信的对外国说,为人类,我尽力了!
打从很小开始,自己对宇宙就有浓厚的兴趣(自己名字里也有个“宇”字是天意吗?呵呵!),凡是关于宇宙方面的东西,自己从不吝啬花钱。而且总是废寝忘食的看书,年纪大点,就对宇宙方面的科幻电影抱住不放,百看不厌。抱着对宇宙莫名的好感,自己常常希望外星人真的能降临地球,能坐着飞碟,离开地球,去那神秘的星球探索。上初中时,在书上了解到第1-6类接触,其中前5类是外星人拜访地球,而地球热人是被动接受的,第六类接触则是人类主动探索宇宙,向宇宙发射信号,而人类能做的仅仅是发射人造卫星,其中,美国70年代的旅行者已经接近太阳系边缘,令人兴奋,而另一种方法就是靠射电望远镜不间断的工作,探测外星人的信号,广播及无线电发射信号,其实,这种利用无线电寻找外星人的系统并不稀奇,早在60年代,“奥兹玛”计划(就跟蓝猫淘气3000问里的宇宙篇里的目的地一样的)就已经开始了,在地球周围100光年范围搜索。众所周知,微软公司很有钱,它的几个主管也很有钱,有2位主管就向寻找外星智慧研究所提供了2000W美元,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外星人,搜集外星人的信号。。虽然无线电搜寻工作已经使用了40多年,直到现在还没有给人类提供一丁点有用的信号,但大家要知道宇宙之大,干扰因素之多,工程量之大,何况目前人类目前只有那么点科技,难道还有什么方法能替代这种“大海捞针”吗?
目前射电望远镜主要的任务是接收外来信号,必要时发射信号。发射信号就必须确定以拿种电磁波,哪种频段发射,人类发现了一种叫做氢21谱线的东东来进行星际通讯,这种波可以穿越星际尘埃,不会被星际物质吸收,所以理智的外星人可能会选择这个频率来进行星际通讯。目前,世界上几百台射电望远镜在日以继夜的工作,就在接受地球周围1000光年内的信号,自然数据的量以10的N次方计算,自然这些数据中99。99%是些无用数据,包括各种人类活动,非人类活动而产生的信号,但为了得到那些有用数据,人类不得不把收到的所有数据都进行计算,分析,用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来算,也跟不上数据产生的速度,而且超级计算机不可能一直租给研究所,它还有很多任务要去做,但如果不对所有数据进行计算整合,哪么花巨资建造的射电望远镜都是白搭!于是,聪明的科学家们想出了个好办法——利用全球巨大的互联网,即先建立一个总服务器,把射电望远镜得到的数据放到服务器上,在编写一个能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计算的软件,世界各地的网民只要下载这个软件和10MB左右的数据,就可帮助计算,一旦发现有价值的数据,马上上报,进一补核实,这个系统就叫做SETI@home(SETI(搜寻地外文明)是一个寻找地球以外智慧生命的科学实验。1995年,DavidGedye提议射电SETI使用由全球联网的大量计算机所组成的虚拟超级计算机来进行计算,并创建了SETI@home项目来实验这个想法。SETI@home项目于1999年5月开始运行)。虽然个人计算机能力远不如超级计算机,但它有数量优势,全球任何地方都可以,只要你上网,只要你有这份心,所以该系统一推出,就的到了全球许多天文爱好者的支持,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它有以下优点:
1.安全方面。其实,只要你从互联网下载程序就有可能碰到下载的程序有严重错误或者下载服务器被黑客攻击的情况。SETI@home已经尽力降低了这方面的风险。已经仔细测试了程序。在服务器上安装了防火墙,并且设置了最高的安全级别。为了保证程序下载的完整性,全部的可执行文件会被放置在一台没有连接网络的安全的计算机中进行数字签名。
2.“智能”方面。不像别的程序一样,一运行,你的“霸占”一部分电脑资源,而它运行是比较人性话,会根据你电脑的实际情况计算,你电脑已经很忙了,他会降低速度,你电脑闲着米事干,那它就毫不客气的把资源统统拿了过去,也就是说它懂得怎么样忙里偷闲,嘿嘿!
本人觉的此程序在中国很有前途,国人不是很喜欢挂QQ吗,与其开着电脑浪费资源,还不如让电脑干点正事。你一旦完成一定任务,在你的帐号上就会有一定的积分,目前积分前10名有7个是USA的,台湾有个好象是17,这是个人帐号积分,团体中国好象还可以。。。。本人觉得这不是积分高低的问题,而是对人类探索外太空文明的一种支持,我们能做的还有别的吗?如果中国的网民加入到这个组织中来,外星人就真的离我们不远了!!
觉的偶说的还有那么点道理的,你对此还有那么点兴趣的,
那就访问:
://setiathome.berkeley.edu/index.php(半中文的。。。。)
下载地址:
://boinc.berkeley.edu/download.php(就是那个计算的程序)
系统要求:
第一次运行需要下载10兆左右的数据。
至少需要20兆的剩余磁盘空间及64兆的内存。
对于主流的计算机(比如主频为2G的奔四处理器),你需要每周运行SETI@home至少两小时(用更慢一些的计算机运行也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运行更长的时间,偶就是其中一员,郁闷,但偶的精神还是可以顶一下的吧!呵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