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童辉|编辑日期:2009-11-06 14:23:15|点击数: |发布:177
(KEPLER)是世界首个用于探测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飞行器,于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3月6日22时50分(北京时间7日11时50分),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在为期至少3年半的任务期内,“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将对天鹅座和天琴座中大约10万个恒星系统展开观测,以寻找类地行星和生命存在的迹象。 美国航天局公布的资料显示,“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携带的光度计装备有直径为95厘米的透镜,它将通过观测行星的“凌日”现象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 探测方式 “凌日”是指在观测者看来,行星从其母恒星前面经过的现象。比如在地球上可以观测到水星凌日或金星凌日,这时人们看到太阳表面上仿佛有个小黑点在缓缓移动。同样,观测其他恒星系统时也会看到凌日现象,“开普勒”便是通过相关观测数据来计算行星的特点。 “开普勒”可以测量凌日行星的公转周期,据此可大致计算出行星轨道大小;“开普勒”号还可以观测到凌日深度(恒星亮度减弱的程度),据此计算出行星的大小。对于行星的母恒星,可以根据其光谱、光度等参数估算其质量。综合这些数据,可以推测一颗行星是否适合生命存在。 “开普勒”观测的目标区域位于银河系中的天鹅座和天琴座一带,因为这个方向上的观测较少受太阳等天体影响,有利于持续观测。此外,这一区域内也存在较多的恒星及附属行星。 特点 1、开普勒望远镜是世界是第一个真正能发现类地行星的太空任务,它将发现宜居住区围绕像我们太阳似的恒星运转的行星。水是生命之本,此宜居住区得是恒星周围适合于水存在的一片温度适宜的区域,在这种温度下的行星表面可能会有水池存在。 2、在开普勒望远镜三年半多的任务结束之前,它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它类地行星在我们银河系到底是多还是少。这将是回答一个长久问题的关键一步,此问题就是:我们是宇宙中惟一的么? 3、开普勒望远镜通过发现恒星亮度周期性变暗来探测太阳系外行星。 当我们从地球上某个位置来观察天空时,如果有行星经过其母恒星的前面,就能发现此行星会导致其母恒星亮度稍微变暗。开普勒望远镜更能洞悉这一情况。 4、开普勒望远具有太空最大的照相机,有一个95兆像素的电荷偶合器(CCD)阵列,这就像我们日常使用的数码相机中的CCD一样。 5、开普勒望远镜如此强大,以至于它从太空观察地球时,能发现居住在小镇上的人在夜里关掉他家的门廊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