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地震知识网|编辑日期:2010-03-25 08:41:40|点击数: |发布:45
震后救治对策的重点是制止次生灾害蔓延,救、治次生灾害造成的伤亡及环境污染。
震后救治对策一般可分为二个阶段:
(1)岗位自救;即在消防队及外援人员来到之前的在岗工人、家庭成员及其周围群众对所发生的次生灾害的紧急扑救。此刻是次生灾害处初起,扑灭容易,极为关键。岗位自救的原则一般是:
①在场人员要采取紧急行动,立即扑灭正发生的次生灾害,如不能扑灭,要采取措施,切断产生源,井防止蔓延。
②周围人员发现后,应积极参加扑救活动。
立即派人向消防部门报警。
(2)消防救治,这是较严重的次生灾害救治对策,其通行的步骤是:
①灾难发生后发出有效的公开警报。
②立即查明次生灾害发生的原因,切断次生灾害发生源及蔓延媒介,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如对火灾,应切断电源,切断火源、消除火场周围易燃物质等,对毒气应立即控制泄漏;对细菌应立即消除传播媒介,对放射性则应隔断发生源。
封锁现场,防止三次灾害发生。如火灾,消防队员进入后,除了有关人员需保留在现场外,其他人员一律撒出现场。煤气罐、储油罐破坏,油气泄出,容易发生中毒和火灾.要立即封锁现场,防止火源进入,防止行人进入。细菌,毒气储器破坏,亦要封锁现场,撤出场内人员,防止过路行人进入,造成中毒或作为传播媒介。
④采取措施扑救、治救。
a.火灾扑救的一般原则是;在灾害现场要有一名专业人员指挥。所有扑救人员都要听从指挥人员的命令,查明灾害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捕救方法,灭火者首先要防止火灾向其它房间或目标蔓延。如不能阻止蔓延,那么对邻近的目标或设施要采取防护措施;救火时至少两人一个小组,一定要共同协作,保障个人安全,互相支援,要不断注视救火线路,以便遇危险时取道撤退,看出爆炸危险时要立即采用覆盖法,救人第一,灭火第二。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只有灭火才能救人。
b.毒气污染治救的原则是:控制泄漏,封锁现场,对未受伤害的人员从危险地段撤出;必要时进行中和清洗作业,人员的卫生处理,服装、鞋袜,个人消防器材、技术装备和车辆的消毒。
c.细菌治救的原则是:封锁现场,对现场进行消毒,隔离接触菌种者及可疑接触者;对接触者的用具,衣物进行消毒;对人的卫生处理:对周围的人畜做预防注射;对地面、住房、服装等现场进行灭菌消毒;监察死者的火化和病死动物的灭除。
d. 对放射性污染救治原则:封锁现场;切断放射性源的辐射路线,把居民从沾染区疏散出;对伤员实施急救和初步治疗,对人员实施卫生处理,对其服装进行消毒:技术器材的洗消。
⑤对极其严重的火灾,从陆地上无法接近火源,无法救援者,应出动飞机、直升飞机等从空中灭火或切断火源。
4.震后再防对策
震后再防对策是震后救灾和恢复阶段防止再次发生次生灾害的对策。震后预防对策的重点是,防止恢复生产、生活时次生灾害的再发生。防止,防治震后瘟疫及防震棚火灾等次生灾害。
(1)恢复生产、生活前的预防对策地震时,除了大的破坏外,一些生产、生活设备可能遭到微小破坏,如烟囱可能内部震裂,盛装液体、气体的瓶罐等可能产生小的损坏,电器件内部也可能损坏,这些损坏不大,一般不容易被人们发觉,当震后再次使用时,就可能造成次生灾害。因此,震后恢复生产、生活前必须采取预防对策。凡是停产、停用的设备,再次使用时必须按照各行各业的特点及技术要求,重新进行一次检查,确认合格时,方可开机使用。
(2)预防广义次生灾害对策广义次生灾害主要有,防震棚火灾,瘟疫流行等。瘟疫流行的防治请参阅卫生对策,本文仅论述防震棚火灾的预防对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