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

青清社

学生发展 >>学生社团 >>青清社

宁波水资源现状

来源:毕蓓蕾|编辑日期:2009-12-17 19:11:03|点击数: |发布:26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对水的需要量日益增加,致使有限的水资源变得更为短缺,我市水资源比较贫乏,能否可持续利用是关系到我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我市水资源现状
我市水资源的有限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20.9毫米,年径流深788.5毫米,年径流量为67.2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70.3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1340立方米,分别为全省、全国人均水平的63%和55%。尤其是我市北部的慈溪市水资源更加贫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525立方米,占全市人均的39%。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市政府及各县、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十分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运用各种手段,增加财力、人力、物力的投入,努力使有限的水资源能够满足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先后建成大型水库4座,中型水库20座,小型水库351座,疏浚、清挖河网增加蓄水,总计蓄水量已有17亿立方米左右,近期还正在抓紧白溪水库的建设,这些水利工程为缓解我市水资源紧缺状况,对我市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与需水预测
近两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主题是:为实现我市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经济发达,实力雄厚,对外开放程度高,科学文化素质高,人民生活富裕,社会风气良好,城市环境优美的宏伟目标。这样必须扩大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由此引起了农业及城市供水的增加。根据我市用水中长期供求的有关资料预测我市至2005-2015年,在供水保证率达90%,年需供水约28-33亿立方米(1993年后25亿立方米)。因此我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科学等多种手段,通过改革使有限的水资源能够满足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
积极开发利用水资源,扩大供水能力
1、加强现有水源工程的除险加固和整治配套,疏浚河网及姚江河道,充分挖掘现有水源工程的供水能力。
2、新建蓄水和引水工程,加强水利投资,除日前宁海白溪水库抓紧建设外,鄞州的周公宅水库、宁海的沙地水库、余姚的双溪口水库等,根据需水情况适时择优建设开发利用。
3、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分散、稳定、水质好、面积大等特点,在较大砂砾石溪滩中修建地下水库,可作为城镇生活及工业补充用水水源,另外应加强力度研究海水淡化之利用,可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技术。
4、做到污水资源化,既防止环境污染,又充分利用水资源,在污水处理厂建设中不仅考虑污水的排放标准,实际更应考虑污水经处理后的再利用问题,达到净化后符合标准水,可用于农业灌溉和环境用水,这样污水排放量得以控制,又可节约水资源,一举两得。
(二)
强化节约用水
1、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发展节水灌溉,采用薄露灌溉、喷灌、滴灌等新型农业灌溉技术,是传统农业向现化农业转变的一场深刻变革。根据余姚节水灌溉经验总结,比常规灌溉节水10-30%,效果极为明显,且已体会到“少灌百方水,多收一担粮”。
2、工业节水,目前我市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41%,低于其他沿海城市,工业节水同样具有很大潜力,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的工业企业节水效益非常明显,如中华纸业有限公司引进国外造纸先进技术和设备,吨纸耗水为25吨,仅为国内一般造纸企业吨纸耗水400-500吨的5-6%,工业节水效益可观。
(三)
我市有限的水资源,最终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长久考虑,富春江引水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宁波市城市供水及慈溪的缺水问题,应随着我市经济、科学总体实力的增加,逐步做好必要的前期工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