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

书友社

学生发展 >>学生社团 >>书友社

[分享]《牛仔裤的夏天》

来源:书友社|编辑日期:2011-05-14 15:31:11|点击数: |发布:391

《牛仔裤的夏天》

有时觉得自己太固执,并不需要什么都有意义的,好累!为什么不想干什么就行动,想说什么就开口,而要偏执地去赋予它们价值和意义呢?
  
   《牛仔裤的夏天》里,小贝利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做失败者的时候,幸福不需要什么都是十全十美的,也许就只是记住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比如穿上这条神奇牛仔裤,比如把“龙穴历险”打到下一级,把这些不起眼的小事聚集就会超过我们的失败,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生活!西瓜发过一条信息:“我们只有试着活下去这一条路。——瓦雷里”都是一样的哲理吧。
  
   你有这样的朋友么,像姐妹一样,甚至说是胜于姐妹情谊的。牛仔裤是爱,爱自己,爱你的姐妹们,人分离,心相聚(Together and Apart)。了解对方,理解彼此,更重要的是在彼此需要时,伤心脆弱时能分享,能相依!爱到底是什么,是你忠于自己,是自己敢于勇敢面对不堪但真实的自己,是让你变得更美,也是教你最朴素的真理!
  
   当Bridge回到家告诉Dad,她了解了父母是多么相爱,失去母亲的伤痛和对父亲的误解都释放了,她说“现在我们要相互照顾好彼此了”,然后是深深的拥抱。有时想,中国家庭里某种内敛含蓄让我们失去了一些增进和表达的机会。
  
   有点扯了,我想谈的是友情。从前不知有多少人在同学录的寄语中写下过“友谊地久天长”或是“Friendship last Forever”这类的词句,而今却早无音讯。这样的话语和承诺变得如此随意客套和廉价,还是我太较真了?
  
   Bridge的祖母穿着宽大的蓝衬衫在黑夜里修车,这个好潇洒的老太太轻轻挽了一下发际,“修车有什么难的?和人交往才真的需要学习手册呢!”有时会怀疑眼前人的诚意,猜测他们的目的,于是言行变得虚情假意。不会嘻哈攀谈,不会打太极似的应酬,下意识的自我保护表现出来的就成了漠不关心的冰冷。是我太敏感脆弱,疏远逃避还是太苛求纯粹的东西?
  
   就像Lena,我也会jealous Tibby的“叛逆”,我行我素。Tibby知道自己是谁,所有一切的努力牺牲全为执着坚持的纪录片。当然Lena很幸运,她知道“who I want to be ”,与Kosto的相遇让她也释放了那个像祖父般外冷内热的自己。
  
   这部片子拍得很多元,现实的境遇——倒霉、运气,从未怀疑和改变的是主旨渲染的理想、不断探求和坚持的美好。Lena和Kosto的爱情是彼此相属的唯一,曲折浪漫回归永恒;Bridge和Eric更似虚荣冲动的一段情,最后的告别时是彼此收获成长的经历,Eric明白了责任,Bridge则释放了自己压抑的坚强,哭笑都是生活的必需。而Tibby和Bally的那段“忘年交”,则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和敬意,看到12岁身患癌症的Bally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平静地说“我不怕死,只是害怕来不及了解自己的价值,找不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与这个12岁的女孩相比,有多少人活得粗浅了,我算是其中一个——但或许又像Tibby镜头下的那一个个重复慵懒的生命,各有自己的表情?!
  
   是的,更多的时候是无意识地以别人的评判、印象去生活,就像Lena说的,她不知道自己是谁,只是从小到大在家人朋友一贯的印象中有这样的一个现在的自己而已。我想自己又魔怔了,说是不在乎什么价值意义,而却时刻在追问一个解释,如蔡琴歌中唱“过去的风雨留给别人评判,无愧了一切的平淡,是有一点遗憾,幸福没有答案……”这世上的哲理有千千万,穷尽一生能辨知多少?能解惑、受用就足够了吧!
  
   综上赘述,我算是失败的一个,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要成为谁。庆幸在这个深秋入冬的季节,遇见了这条牛仔裤,借助她清新活力的夏风,吹散迷蒙吧!至少还能像Bally那样说,我不怕死,不是么?那么,好好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