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

书友社

学生发展 >>学生社团 >>书友社

[分享]《岁月的泡沫》 缓慢而火热的岁月

来源:书友社|编辑日期:2011-03-20 09:21:47|点击数: |发布:391

《岁月的泡沫》 缓慢而火热的岁月

鲍里斯维昂(Boris Vian)是怎样一个人呢?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无所知,上网搜索,才知道这是一个年轻的天才,他写小说,写剧本,吹小号,玩爵士乐,玩摇滚,写香颂,写音乐剧,翻译外国作家的作品,演戏剧,演电影,甚至还会修汽车!他和作家萨特、波娃、加缪、歌手伊夫蒙当在Saint-Germain-des-Prés用音乐美酒文学治疗着战后伤痛,Saint-Germain-des-Prés指的是以圣日尔曼大街上的圣日尔曼教堂为中心,北到塞纳河岸Malaquais和Conti,南到Vieux-Colombier和Saint-Sulpice这两条街,西到Saints-Pères街,东到Dauphine街的这一小片街区,这里的故事数不胜数,连空气都是艺术的。
  
  《岁月的泡沫》的风格故意前后不一致,前半部分是典型的法国人的细腻精致,主人公科兰家境优渥,有充足的心思闲情逸致,从厨师尼古拉做一道菜所花心思就可看出;他是个单纯可爱善良的年轻人,渴望美好的爱情,“我想成为恋人”他对说宠物小灰鼠说;他对迷恋作家帕特(其实暗指作者的知己萨特)的好友希克非常慷慨大度,为了成全希克和阿丽丝的婚事,他赠了大笔的钱给他们(虽然希克最后为了收齐帕特的手稿仍身无分文)。在前半本书里,我们看不到生活的阴霾,只有爱情和友情的明亮,“岁月的泡沫”是细碎而欢快的,缓慢而无声的。
  
  如果仅此而已,那也称不上“当代最凄婉动人的爱情小说”,后半本从妻子克洛埃患绝症开始,有一段这样的文字:“在江河流入大海的地方,有一片难以逾越的沙洲,巨大的漩涡卷起泡沫,沉船的残骸在其间翻腾滚动。在外面的黑夜和室内的灯光之间,回忆如潮水般涌现,它们自黑暗中来,与光明碰撞,敞露出白色的肚膛和银色的背脊,时而隐没,时而显现。”这段文字可以看作是此书的分水岭,在接下来的后半部,小说开始灰色,科兰还没有来得及享受爱情果实的甜蜜,克洛埃就因为在新婚蜜月旅行途中得的怪病--胸部长了一朵睡莲,长期卧床不起并最终撒手西去。为了给妻子治病,科兰磬尽了自己的所有,为了购买能减轻妻子病痛的鲜花他不惜从事各种低下而繁重的职业,受尽了非人的残酷折磨(病床上的她的微笑依然那么美);而朋友们的遭遇也不见得好,阿丽丝为了让希克彻底断了念头,用挖心器杀死了帕特和若干个书店老板,焚烧了帕特的书籍,希克则因税款未付清被警察暗杀;如果说人的遭遇已够让人神伤,那么最后小灰鼠为求一死不惜低声下气忍辱含羞与猫的对话则更让人心碎,因为它见证过科兰和克洛埃的忠贞爱情,它宁愿死在盲童忧伤的歌声里和无知的脚下;相比这只有灵性的小灰鼠,人是残忍的,不管是科兰前去应聘的经理还是希克面对的警察,他们嘲弄着别人的伤痛,用碾碎灰尘的方式匆匆打发生命,所以鲍里斯维昂不惜笔墨地嘲讽着。
  
  从我的叙述,也许您会说,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文字给我们的感觉其实并非如此,表面的欢欣掩盖了内在的绝望,他调侃着死亡,再厄运的困境,他依然轻描淡写,他没有尽力描写科兰的重重痛苦,而是通过事实的真相让读者自己体会,只有最后的穷人葬礼(和前面的豪华婚礼恰好是鲜明对比),他才不吝啬得让他的人物放声大哭。作者运用法国人特有的天马行空和匪夷所思描写着真实,即使再难以置信的事,我也毫不惊奇地接受了,胸口的睡莲,溜冰场上死人无数后的清道夫,克洛埃生病后变形的房间,阿丽丝如此轻易地杀人,猫鼠对话,小灰鼠为女主人的殉葬……无一不有超现实的味道,折射出现代工业社会变形的畸形的形态---人必须牺牲个人情感以适应巨大社会机器的需求,妥协是必须的,牺牲也在所难免,像书中这两个在生活中有敏感心思和独特追求的年轻人,不得不硬了头皮去找工作,去做违背自己内心的事。
  
  鲍里斯维昂的谴词用句也是独树一帜的,极其怪异而有趣,若用心读字里行间,你定能会心一笑。如说喝海茶,后文就会写道“把沉在底部的各种思想观点全都搅乱了,他们便从中钓取这一种或那一种”;如“书店老板抽着和平长烟斗,坐在于勒*罗曼的全集上”因为于勒*罗曼著有《善良的人们》,影射“和平属于善良的人们”;如“他平日一向坚定沉稳,现在明显软下来”,因为法语中“坚定沉稳”来自于“铅”,所以会软下来;如书中有一位医生名叫忙日忙时,这个人物贯穿于鲍里斯维昂的其他作品;另外因为作者特别喜欢爵士,所以书中出现的路名大多以爵士乐手命名;至于杜撰词汇、夸张、双关、影射不胜枚举,充分体现鲍里斯维昂的怪异之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