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书友社|编辑日期:2011-02-26 18:12:56|点击数: |发布:391
《穆斯林的葬礼》书评
参加拜读过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曲终掩卷,荡气回肠,久久地沉浸在书中故事情节当中,为书中人物的喜而乐,为他们的忧而愁。现在就本人感触最深的几个方面发表些拙见。 不同的地域,必然孕育不同的文化,翻开《穆斯林的葬礼》,就好象进入了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去感受一种完全陌生的异族风情。一个典型的穆斯林的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的命运的沉浮,有着不同内容却又相互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笔者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内容,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字,环顾了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气愤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成功地塑造了深亦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现诗意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述。以细腻的文笔触拨读者的心灵,把一个个不同人物的气质,风度和格调展现到读者的面前,实属艺术的极致。 宗教色彩和悲剧色彩浓郁,我认为是本书最大的特点之一。韩新月,一个对未来充满憧憬,对生命有着火一样的热情的少女,按理说她的未来应该是一片光明。可为什么,为什么老天就不放过她呢?她到底有什么错呢?唯一的错就是因为她太完美了,上天嫉妒了吧。一个精美至极的花瓶,被击得满地碎片,叫人心痛,叫人流泪,这正是悲剧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一次次地给予希望,又一次次地让它变成绝望。自始至终表现一种凄凉,惨淡的美,叫人心痛欲裂,叫人无可奈何。在宗教以及政治的束缚下,与其说表达含蓄还不如说他们过得很压抑。梁君璧,一个忠实的穆斯林信徒,把一切希望寄予安拉。当她发现妹妹与丈夫的背叛,她能不生气吗?基于对于信仰的维护,她表面上表现得是那么慈善,实际上她有多气愤恐怕只有她知道。 感情真挚,以情动人,是该书能够引起强烈反响的主要原因。楚雁潮,一个同样对生命充满了希望的热血青年,哪一方面做得不好?但是除了韩新月,又有谁真正地肯定过他,连以学生身份出现的MONITOR也动不动就给他上政治课。面对这一切,他很坦然相信有一天他会被众人所接受,所肯定。而韩新月,可能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两颗心无距离的葬在一起,他们之间的爱情,完全不含任何杂念。的确,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应,让这两个天真的人儿再一次振作起来,他们忘我的付出,虽然换来的是一杯苦酒,但那刻骨铭心的爱,让每一位读者感到仰慕。 该书在写作手法上也很特别。首先,把顺序到叙,插叙,等多种方式交替使用。让读者可以清楚了解每个故事情节以及其相关的背景内容,从而更加准确地去把握主人公当时的心态。另外,在将近尾声的时候,还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楚雁潮在新月死去好多年的时候,还在她的坟头替她拉小提琴。这琴声,远在天国的新月可能真的听到了,于是有了“天上新月朦胧,地上琴声缥缈”的收场白。用她来安慰读者,但这反而更增加了文章的悲剧色彩。真可谓“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部表现少数民族人民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长篇文学著作,将永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