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

书友社

学生发展 >>学生社团 >>书友社

[分享]一将功成万骨枯,此情当时已惘然

来源:书友社|编辑日期:2010-10-29 19:19:14|点击数: |发布:319

——《花木兰》影评

这部电影,想来的就是这么两句本来没有一点关联的话。感动的情绪从头到尾蔓延全身,不可否认的是这部电影演的相当感人,爱情、亲情,国家、小家,战场、战争,英雄、小人……
有关战争:一将功成万古枯
战争?从古至今,什么时候都不能避免。不过埋在战争中的爱情似乎是相当感人的,舍小利为大义。电影中的文泰(陈坤饰)为了国家利益不得不迎娶柔然的公主为妻,作为一个不受宠的皇子的的悲哀,战时被派去打仗,需要和亲来解决问题时便又值钱了成了和亲的工具;而花木兰(赵薇饰)也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如果生是男儿身,或许会生前留得身后名,而作一个女子,她有不得已的苦衷,替年迈多病的父亲从军,在军中为了保住自己的身份,冷漠做她的的保护色;在国家利益面前,儿女私情不值一提;在战场上,个人情绪不值一提,甚至会“一失足千古恨”。在战场上需要的是坚强,需要的饰无情,需要的是冷漠和残忍,学的一句真理“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看战争都带了什么?小的不说,成千上万的白骨,不计其数的带着血的木牌,在战场上,生命消失的如此残酷,像一张薄薄的木牌,那上边的血是永远都洗不掉的了,就像战争来过一样,死了那么多的人就是事实,摆在眼前的就是残酷。国破、家亡、人情两惘然。电影中的战争场面个人镜头占多,似乎在注重刻画个人的的性格特征,场面宏大的战争场面很少,即使出现了,也似乎看起来有些虚假成分。战争的历史依据似乎也有些偏差,而其中的花木兰与文泰的爱情,有似乎有杜撰成分,当然,电影中现在似乎拍的电影中都离不了那个情字,反而是要是影片中没了情戏的成分,就干枯无味了。
有关情:此情当时已惘然
拍电影,少不了的是:爱情摆第一,接下来才是亲情、友情抑或是对某个地方的眷恋(不过这部片子里似乎没有)。大众化的爱情情节,好一点的是相当感人。比如:文泰对木兰的感情,可以为对方割血续命,也可以为了她的成功毅然决然的选择死去(当然没死成,不过刺激作用达到了);木兰对一匹马的感情,“来生你做人我做马,你杀我”,很让人感动的一句话。到最后,爱人不得不另娶他人,唯一的爱马却又是不得已被杀。亲情,这里只是用木兰的行动证明对唯一的父亲的爱,怕失去所以选择保护,父亲是她失去一切后唯一的依靠,那要是父亲老去后呢?友情。小虎(房祖名),一起长大的伙伴,最后眼睁睁的看着被杀掉,而她自己只能站在坚强的盾后,做一个心痛的看客,还有的是胡奎(李玖哲)…………多的是同生共死的兄弟,由开始的受不了到只是心痛到最后的麻木,这些都只是一个女子所经受的,该怎么想像?所有的情都以悲剧收场。一个女人,丢掉不止是爱情,还有唤不回的的青春。
有关小人:贪生怕死的蹩嘴理由
走到哪里,不成功的事总有小人捣乱。似乎小人是无处不在的,也有点怪,那么个贪生怕死的人事怎么坐上大将军的?魏朝有腐败成那个样子么?国君,想当然的可以想象到有多么的昏庸,这点理由总觉得影片给找的太小儿科。
有关演员
赵薇。这部影片完全是另外一个赵薇,没有活泼的“小燕子”,没有京华烟云里的沉静娴静,这里的她完全是另外一个她,当营长的一呼百应,鼓舞士气时的气壮山河,失去一切时的黯然和不放弃,感觉最有突破的便是一身军装,带军杀敌,声音、气势,演的淋漓尽致,应该说是一个大赢家。
陈坤。这个角色是比较适合陈坤的。演得的还是比较到位,就是感觉怎么都不像个皇子,脸上的沧桑感太重,尤其是回京后穿上皇子的贵气衣服,也看不出贵气像,有点木讷,不如《建国大业》中的形象好。
胡军。坏蛋演的真够坏的,连老爹都杀。不过想想也正常,权利的诱惑大于一切。就是这个坏蛋太像《天龙八部》里的气势,没什么实质性的突破。
房祖名。说话的声音受不了,可能是配音的问题吧。不过朋友和士兵的角色演的还行。
总体来说,这部片子还是值得肯定的。票房上看,收入还不错;从影片上看,拍得还不错,细节场景和个人塑造都不错,导演是马楚成个爱情大师,当然,影片中的爱情演得感人之至,也算是影片的一个比较成功的部分;从教育意义上看,取材于乐府诗《花木兰》,一个女子的成长,爱家、爱国、爱兄弟,舍小利为大义,成全国家,然后功成身退,女子的精神值得赞叹,作为一个教育片也未尝不可;情节构造上看,还没有三两句一个场景,能看得懂,嘻嘻!!(不像《建国大业》)
当然,这里只是从一个非专业的角度说的,好坏褒贬就那么点,优点缺点都不少。看电影嘛!能让人记住一部分就不错,精神上的共鸣就看个人领悟了。打分的话,就78分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