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葛鸿鸣|编辑日期:2009-11-07 14:48:31|点击数: |发布:45
我的母亲
林彬 高二(1)班
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之后,文章中那无形的母爱深深地打动了我,林语堂说过“假定世界上没有了母亲,单有父亲看管婴儿,一切婴儿必于两岁之下一齐发疹死尽,即使不死,也必未满十八周岁流离街上而成扒手。”这句话深刻地展示了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母亲已经39岁了,她的体质不是很好,所以经常生病。母亲几乎大大小小的病都得过,但她很乐观,从来不向父亲叨诉心中的苦楚。这点我和父亲都知道,所以每当母亲觉得闷去打麻将时我们都竭力支持,只是告诉母亲不要玩得太累了。母亲容易发火,平常她待人很和善,只是一旦有不顺心的事,她便会找一个合适的“出气桶”,而在平常这个角色一般是由我来演的,所以我与母亲的关系不如与父亲那样好。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母亲不爱我,恰恰相反,母亲对我的爱更无微不至,那是一种“随风潜入叶,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记得小时侯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去别的村子看戏文,竟然忘记了回家的路,天渐渐地暗了下来,我在路边直哭起来。父母亲在家也十分着急,幸好我在那边遇到了我的邻居,他们把我带回了家。当父母亲得知我是为看戏文才迷了路时,他们生气极了,竟用一只麻袋将我套了起来掉在窗檐上整整一夜。而母亲也一夜未眠。次日早晨,我还躺在袋子里做着美梦。当我醒来时我已经被转移到了床上了,楼下母亲正在准备着丰盛的饭菜来为昨晚的“虐待”赎罪。一转眼已经十多年过去了,然而母亲关爱我的热情却一直未曾减少。现在我在外面读书,每礼拜才能见到一次,母亲自然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她知道以后我只会越走越远——我也清楚这一点。
这篇文章给我的最大启示便是:不要在母亲死后才知道在母亲生前该为她做些社么。阿格丽品娜曾经说过:人世间没有社么比我们冒着生命危险换取来的孩子更亲的人了。每个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母爱,它不求回报,这也便是它的可贵所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