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葛鸿鸣|编辑日期:2009-11-07 14:42:31|点击数: |发布:45
低头与昂首
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他的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那时他年轻的时候,富兰克林应一位老前辈之约,老前辈把约会地点定在一间矮小的茅草屋里。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的胸膛大步流星,一时间,“嘭”的一声,他的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额头上青肿了一大块,痛得他哭笑不得。出来迎接他的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牢记低头。”富兰克林牢牢地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准则。
还听到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应聘的队伍。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个耳光,问:“这是什么滋味?”几乎所有的人都捂着脸出来了,当然,这些人都落聘了。后来,有个年轻人走了进来,主考官同样劈来一个耳光,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站直身子,定了定神,他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在同样的位置,给了主考官同样的一个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因此,这位年轻人被录取了。
富兰克林以低头而达到成功,年轻人却以昂首而被聘用,这是不是人生的悖论呢?不,其实为人处世的法则是,在摆放在我们自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在摆放我们自己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
也就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高二(1)班
戴凌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