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

话剧社

学生发展 >>学生社团 >>话剧社

与话剧有关

来源:话剧社 张倩榕|编辑日期:2011-02-27 18:53:34|点击数: |发布:385

牟春光阅读志

蒋原伦老师主编的《今日先锋15》终于面市,里边有俺一篇长文《与话剧有关》。此文承蒋兄相邀,写于2007年末。书出来已是2009年初,俺佩服蒋兄的执着。文中凡今年都指2007年。
1、问题与主义
托马斯?杰弗逊说:异议是爱国精神的最高体现。
这句话也适用于话剧。1907年-2007年,一百年间,由于政治上正确的需要,我们的行政话剧史遮蔽了很多人事和因果。时至今日,话剧和话剧史研究依然谈主义多,谈问题少。
中国话剧需要异议,需要回到微观,谈论具体,让异议共存。离开具体问题,只是空谈、争论主义,结果只有模糊和混乱。
本文不是文,甚至连札记都不算,只是对一些问题的感受,浅尝辄止。出发点是谈问题,不谈主义。以关键词的方式,从形而下出发,避开社会、文化等各种形而上的意义,把一切都仅仅放在流程层面来谈。
但是很可能什么也谈不清楚,那就当留下一些关联词组,与话剧有关而已。
2、编制与预算
有一个问题是中国话剧的元问题,那就是现行的举国话剧体制。这个问题如果能谈清楚,其他所有问题就都会跟着明白。谈清楚此点超出本文能力,所以只好猜测和疑问。
中国应该是目前世界上政府对话剧投入预算最高的国家,同时也应该是投入产出比最低的国家。说应该只是猜测。
很想知道,在我国行政编制中,中央、省、市、各部委及各军种一共有多少在编话剧团体?有多少享受行政预算的话剧从业人数?整个国家话剧行政预算每年是多少?这其中,院团人员开支是多少?用于剧目建设是多少?每年演出剧目是多少?演出场次是多少?观众人数是多少?演出回收是多少?剧场是多少?观众座位有多少?市场份额是多少?国家投入产出比又是多少?
这一切都没有准确的数字,都是模糊的,连大约莫也谈不上。我相信有些数字一定惊人,有些比例会更惊人。话剧百年,对市场经济来说最重要的数目字,看上去是无底黑洞。国家每年到底花多少钱在话剧上?这些钱是不是纳税人的钱?如果是,纳税人凭什么要养活这么庞大的一支国家话剧编制?
谁能够把中国话剧的这些数字统计清楚了,谁就能把中国话剧现状的症结搞清楚。话剧百年之际,纪念之余,国家有关部门如果能够把这些数字统计清楚,使中国话剧能够实现数目字上的管理,那才是对中国话剧百年最重要的贡献。
3、产业与数目字管理
话剧要成为产业,必须从数字谈起。产值、市场份额、产量,等等,一切都与数字有关。比如中国电影,去年产值为人民币四十亿到六十亿,其中一半多是由进口大片和几部国产大片创造。据说曾经有人建议默多克投资中国电影,当他知道这个市场数字后,吓了一跳,觉得手下在开玩笑。
根据话剧业内资深人士最近说法,国内话剧的年产值应在人民币伍千万左右。至于行业年度总体利润是多少,则无从得知。这个数字和政府行业整体编制预算(如果有数字)相比,估计是严重的比例失调。各种数字不畅通、不透明,数目字管理就无从谈起。如果行业缺少数目字管理,产业又如何谈起?
4、专业院团与职业剧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