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

爱心社

学生发展 >>学生社团 >>爱心社

刘秀芬 贫困孩子的好妈妈

来源:爱心社|编辑日期:2011-12-05 12:14:33|点击数: |发布:399

柳秀芳女士今年81岁,家住连江县琯头镇,她以慈母的胸怀、博大的爱心,省吃俭用,将子女们从国外寄给她的钱积攒下来,无私捐助给贫困失学儿童、捐献给社会公益事业,特别是助残事业,20多年来累计达400多万元,因为她的善举,近千名寒门学子得以重返校园。2005年她被评为“感动福建十大人物”,2006年她被评选为全国首届百名优秀母亲、感动福州十大母亲,福州市红十字会授予她慈善家荣誉称号,今年又被推荐全国“身边模范”和推荐福州市第三届“十佳邻里”评选,连江县慈善总会授予她名誉副会长称号。
柳妈妈很“摳门”,自己每天的花费只在10元以内。
柳妈妈很“大方”,20多年捐出各类善款400多万元,近千名寒门学子因她重返校园。
柳妈妈说,她忘不了自己没文化所受的苦;她说:“给别人钱自己就很开心,哪怕能帮小孩多念一天书,我都愿意……”
柳妈妈说:“她从小当童养媳,一天学没上过。不能再让今天的学生娃也和她一样。把钱用在这上面,比什么都值当!”
有人对柳妈妈说:“你怎么不把钱捐给那些学习好的孩子,将来他们有了出息还能报答你。”她说:“我不求报答,只要这个孩子说他想念书,哪怕他只能念到小学毕业,我也要帮他。多念一天书,就多懂一些道理,就会为社会做一份贡献。
柳妈妈还说“你们去读大学,钱我供着,多学文化,以后为国家多出力。”
因为别人幸福,自己就快乐。本着这个宗旨,柳妈妈把自己一分一厘的钱,都无偿投入助学中,挽留住不少濒临失学孩童的脚步。——这就是柳妈妈朴素而又博大的爱心!
连江县特教学校聚集着二百多名残疾儿童,因条件限制,只好挤在一所五十年代的工人疗养院里上学,这座房子年久失修,破烂不堪,风雨飘摇,早就被定为危房。特教学校刚刚开办,这个新生的慈善事业吸引了本县22个乡镇及周边县市的群众,他们纷纷把残疾儿童送来就学。学校刚刚起步,拿不出资金,也来不及兴建校舍,只好因陋就简,被迫动用危房。柳妈妈得知后,立即前往探望,她心急如焚,担心孩子们的安全,一下子捐了二十万元,在她的带动下,捐钱、捐物从此展开,连江县政府在连江城郊小湾村划地25 亩,统筹规划建学校及残奥会训练基地。2005年2月,一所新型的集教学、住宿、试验、康复于一体的设施拔地而起。如今这些残疾儿童在这所爱心学校里愉快、健康地成长,这以后几年里柳妈妈每当逢年过节,都不间断地向残疾儿童提供生活用品和慰问金。在每年的“助残日”以及“爱耳日”都捐资给学校。今年,柳妈妈得知残疾学生特奥训练急需修建一条200米塑胶跑道,因资金缺乏没能修成,又慷慨解囊捐助3万元。柳妈妈时常挂念这些残疾儿童,经常参加特教学校的活动,深入到课堂看残疾儿童读书、画画、跳舞、体育等活动。特教学校的残疾学生没有辜负柳妈妈的期望,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获得全省全国奥运金牌38枚,尤其是2007年在上海世界第12届特奥会上特教学校3名运动员获得2金1银的好成绩。县城小学走出了世界冠军。他们用歌声、用舞蹈、用他们的童心和巧手赞美祖国赞美社会,赞美这个用爱心妆扮的人间。
前年她从报上看到一名外省司机在福建山区出车祸,住医院治疗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面临致残的报导,她素不相识却伸手相助,支付了全部医疗费,那位司机出院后,专程前来送锦旗致谢,柳秀芳好心宽慰,临走时还送了这位司机回家的路费。又是一个报导:永泰县山区一位贫苦的老太婆赖振兰,家贫如洗,二十年前,她的儿子林进兴三十八岁,迎娶一位患小儿麻痹症的媳妇,从此承担了侍候瘫痪儿媳的全部重任,日前老太婆不幸摔成骨折又瘫痪在床,护理二位瘫痪病人的重担又落在一个10岁女孩的身上,柳秀芳女士不顾年迈高龄,亲自前往永泰山区,翻山涉水来到赖振兰家,看到贫困家庭又雪上加霜,了解到这一户四口之家,二个瘫痪病人,每年仅靠山田里收下的五百公斤稻谷和村里每月救助的二十元钱苦度时日,她一气捐出一万伍仟元现金和米、面、油、衣服、鞋子、书包、学习用具等实物,勉励那位小孩子上学上进,小小的山村轰动了,喜讯不胫而走,传遍永太山山水水……让这个贫困家庭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位于连江西北山区的小沧乡,是畲族同胞的居住地,乡里唯一的一所小学,坐落在崇山峻岭中,条件十分艰苦。寒冬腊月,远道寄宿的学生睡在木板床上,连棉垫都没有,柳秀芳女士顶着风寒驱车,步行赶到那里。用手摸摸冰冷的被褥,掀开草席、摸摸冰冷的床板,她流泪了。立即拿出二万元给学校,同时为这些寄宿的孩子添置了棉垫,新被褥。小学校的老师向她介绍了这山里学生艰苦朴素,学习上进的情况,她脸上充满欣慰的笑容,当她得知当年小学生毕业的学生中,有四位少年因家贫,无法升学读书,面临辍学的消息,柳秀芳女士二话没说,毅然决定承担这四个学生上学的全部费用(包括学杂费、生活费)直至大学毕业。同时还捐款资助少数民族教学班,她的举止,感动了山区小学的全体师生,喜讯传遍了村村寨寨。她的博大爱心为畲族山乡频添了春天的温暖。
1999年特大洪灾,2004年印度洋海啸,以及近年来发生的台风“海棠”、“泰利”、“龙王”,2006年全省暴雨洪水等所造成的天灾,2008年南方雪灾和四川汶川大地震,柳妈妈都不忘给灾区人民捐款、捐物,表达她的一份爱心。
柳秀芳所在的琯头镇中心小学,琯头镇医院,为改善教学和医疗条件,因添置新设备而缺少资金而苦恼,柳秀芳得知后,立即捐款慷慨解囊相助,并为琯头镇兴建人民公园捐资53万元,在琯头乡里传为美谈。
20年多来,据不完全的统计,柳妈妈为个人、集体、地区所捐出的资金已逾四百万元。这些数目虽然没有文字记录,但都体现在柳妈妈家中那数不清的锦旗、金匾上,更铭记在众多百姓人家的心里,她的爱心早已走出琯头、走出连江、走出福建、走出国界,她的博爱被千万人传颂,她的功德被后世子孙永远铭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