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心社|编辑日期:2011-04-05 12:02:18|点击数: |发布:399
和4月3日一样,贵州贫困山区小学生吃不上午饭的报道见报后,打电话来咨询和认捐的爱心读者络绎不绝。
读者的热心让我们感动,为了不辜负读者的热心,都市快报将联合公益机构,一起把好事做好。
免费午餐项目不同于对单个贫困学生的资助,是一个系统的公益工程,目前在认捐阶段,我们将视认捐额度来核算资助的学生数或学校数量。
我们初步设想清明节后再次派出记者,带着读者的爱心赴贵州考察需要捐助的山区学校,捐助方式也将在清明节后公布,捐助款项将专款专用于山区孩子免费午餐项目。
今后我们将公布每一阶段的工作进展,谢谢读者的爱心和信赖,也期待大家的持续关注。
如果你愿意和我们一起帮助贵州贫困山区的学生,让他们吃上热腾腾的午餐,可以继续拨打认捐热线0571—85051661(下午2点—5点)。钱不在多少,在于一份心意!
按照每学期学生在校110天计算,供应一个学生一个学期的免费午餐需要308元。
“我打了一个下午都打不进来”
昨天,热线电话真的“热”,一个人接不过来,刚挂下铃声又响起。
接通电话,很多读者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电话真难打啊”。
还有读者打不通电话,想方设法找到记者的手机号,说“无论如何要算上我们一份”。
这些电话来自全省各地,宁波、温州、金华、嘉兴、衢州……读者们都希望能献出一份爱心。
一位陈女士,打不通热线,想了其他办法,给都市快报热线85100000打来电话,说,“我打了一个下午了,都打不进来”。陈女士提出要给贵州山区的孩子捐助1万元用于免费午餐项目。
“看到报道,心里酸酸的”
“看到报道上说那么多孩子吃不上午饭,我们很难过。”昨天,很多读者在电话中说。
超过20位杭州小朋友来电,要拿出压岁钱,捐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让他们吃上饭。
浙大附小四(2)班的姜来同学说,看了报道很触动,她想给远在贵州的同龄人做点事情,从压岁钱里取出600元,让爸爸把钱送到报社,这样可以捐助一位山区同学一年的午餐费。
一位妈妈,孩子才11个半月大,她来电说,每年要捐助两个孩子,当做给宝宝的生日礼物。
71岁的张受祜老先生,替3周岁还差3个月的外孙董凯文捐出924元,捐助三个山区孩子一学期的午餐费。
张老先生说:“我上高中时也挨过饿,打不起精神,课间就没力气。现在外孙吃饭要追着跑,捐助是为了以后能让外孙知道还有那么多孩子吃不上午饭,能知道惜福。”
另一位做服装生意的陈女士说,她有很多童装,想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另外再捐1万元,她的几个朋友也要捐钱捐物。“这几天看报纸,我们心里酸酸的。”
一家医院的医生护士要集体捐助
昨天下午,由于一直打不进热线,红会医院的医生想办法找到了记者手机号码,说看到报道后,“很震惊,也很感动”,相互传看后,大家都提出要捐助山区的孩子吃上饭。
一位医生说:“平时买一件衣服的钱,就可以资助好几个孩子吃一个学期了。”医院决定由团委来发动员工一起捐助。
昨晚,医院的李副院长说,看到报道后,马上给女儿看了,女儿说要捐助。
“我还在想我们该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李副院长说,“能不能发挥我们的专业作用,今后赴山区为那里的孩子们体检、健康辅导等。”
银行行长:我们想捐助一所学校的孩子
一位蒋姓银行行长先是打来电话说,要捐助100个孩子吃上午饭。
后来,他又打来电话说:“和朋友们商量后,决定捐助一所100个左右学生的学校,不仅一个学期,而是常年资助下去。”
刘女士一打通电话就说:“我要捐助20个孩子。”
“这样的方式很好,能确实帮到那里的孩子们。”她还询问记者,能不能帮找一所需要翻修的学校,她和朋友出资帮助改建,“要将好事做到底,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
我是贵州人,我要谢谢你们
薛勇,30岁,曾在杭州当兵,现在在做保安,他来自贵州省赫章县铁匠乡,就在纳雍县边上。
“你们的报道,我从头到尾看了几遍,每一个字都没拉下。”薛勇说,“你们写得太真实了,谢谢你们。”
薛勇说,他自己读小学时,也是这样不是吃土豆就是饿着肚子过来的,现在他们那里的孩子也还是这样读书上学。
看到那么多浙江好心人,给家乡的孩子捐助,他很感动。他说:“我是贵州人,我要替老乡,谢谢你们!”
和薛勇一样,昨天还有多位在浙江工作的贵州人打进电话,说得最多的是感谢。
他们为浙江的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是不是该为他们的孩子做点什么?
在贵州省一些贫困山区,大概有60%的学生中午什么都不吃。不过已经有义工帮助纳雍县三个山区学校(纳雍县羊场乡保卫小学、场坝小学及其管理的中坝教学点)的孩子吃上了免费午饭。
上周,都市快报特派记者走访了贵州省黔西县、纳雍县、大方县的8所山村学校,实地探访免费午餐项目。(详细报道见4月3日本报17—20版天下周刊、4月4日B01版)
当地众多孩子的家长常年在外务工,不少家长的务工地就在浙江。我和摄影记者许康平常常问自己:他们为浙江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们是不是该为他们留守的孩子做点什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