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乐:雅尼《夜莺》
A:同学们,大家中午好,现在你们听到的是我校心理广播《心灵之约》。好久不见,不知道各位对我们的节目有没有怀着很多期待呢?
B:今天我们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彩,希望各位同学们仔细聆听哦!
A: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特意去关注过心理学到底是怎样的一门研究呢?
B:心理学 英文名称Psychology 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A:有朋友说:“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别人的心理,知道他人心里想什么,好厉害!”这些说法把心理学神化了,其实,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B:了解了心理学的内涵之后,让我们来听一听一些经典的心理故事吧!
A:有一位叫亨利的青年,三十多岁了仍一事无成,在唉声叹气中混日子。一天,他的一位好朋友找到他,兴高采烈地跟他说:“我看到一份杂志,里面有篇文章讲的是拿破仑有一个私生子流落到美国,这个私生子又生了一个儿子,他的全部特点跟你一样:个子很矮,讲的是一口带有法国口音的英语……”亨利半信半疑。但是,当他拿起那本杂志琢磨半天后,终于相信自己就是拿破仑的孙子!这时,亨利完全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从前,他觉得自己个子矮小,很是自卑,如今,他欣赏自己的正是这一点:“矮个子多好!我爷爷就是靠这个形象指挥千军万马的。”以前,他觉得自己的英语讲得不好,而今,他以讲带有法国口音的英语而自豪!当他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就跟自己说:“在拿破仑的字典里没有‘难’字。”就这样,凭着他是拿破仑孙子的信念,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三年后,他成了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后来,他请人调查自己的身世,得到的结论是:他不是拿破仑的孙子。但他说:“现在我是不是拿破仑的孙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个成功的秘诀:当我相信时,它就会发生。”
B:听了这个小故事之后,你们有没有深刻的体会呢?如果有的话,我们欢迎你们来与我们交流你们的感想与体会。
A:我想这个青年也许把这个虚假的事实当作了自己的精神支柱和依靠,从而获得了自信。
B: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当中不仅需要自信也需要乐观的态度和看法。紧张的学习生活让我们的脸上渐渐失去了纯真的微笑。当我们考试失利的时候,取而代之的则是晶莹的泪花。为什么我们可以任凭着成绩拿走我们的快乐而无动于衷呢?快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让我们来看看他人是怎么掌握快乐的。
A:作家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买完报,作家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继续前行时,朋友问道。
“他每天都是这样的。”作家说。 “那么你为什么还对他那么客气?”朋友问。作家答道:“我为什么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B:每人心中都有把“快乐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
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我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
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钥匙交在孩子手里。
男人可能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他把快乐钥匙又被塞在老板手里。
婆婆说:“我的媳妇不孝顺,我真命苦!”,年轻人从文具店里走出来说:“那位老板服务态度恶劣,把我气炸了!-------
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自己的心情。当我们容许别人掌控我们的情绪时,我们便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对现状无能为力,抱怨与愤怒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我们开始怪罪他人,并且传达一个讯息:“我这样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为我的痛苦负责!”
此时我们就把这一重大的责任托给周围的人,即要求他们使我们快乐。我们似乎承认自己无法掌控自己,只能可怜地任人摆布。
但一个成熟的人会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带给别人。他的情绪稳定,为自己负责,和他在一起是种享受,而不是压力。
配乐:天空之城
A:如果有人问,“你健康吗?”“我很健康,每年体检的各项指标都正常。”回答得似乎很有说服力。但是,用现代的眼光或标准来衡量,这个回答还不全面。健康的含义不仅仅局限于没有疾病,只有生理和心理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才能构成健康的完整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新定义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B:令人不安的是,心理问题正在现代人群中蔓延。比如,最近一项调查发现,约有10%-15%在校中小学生存在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学习困难、说谎、网络迷恋、心理脆弱等。一些大学生因为学习时的焦虑和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在择业期间表现出过度担忧的状态,有时甚至会产生问题行为。而一些教师则因面临班级升学压力、威信压力、社会压力等问题而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上班族中因为“定位危机”、“晋升危机”、“方向危机”、“饭碗危机”等引发的心理问题同样不在少数。独居老人因寂寞、孤独导致的心理不健康也为数不少。
A:现代医学表明,许多心理问题能直接引起或加剧某些疾病,如当我们生气时表现出“气得吃不下饭”,心思过重“没胃口”时,就是心理因素在起作用。同样,心理因素在防治疾病、保障健康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重视心理保健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要健康长寿,需要修身养性,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理状态。
当然,万一有了心理问题也不必紧张,假使觉得自己有精神紧张、焦虑,注意力无法集中,做事提不起劲,失眠,疑心重,意志消沉等心理问题的症状,应该及时进行自我调适。这方面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参加体育运动,将郁闷,压抑的心情宣泄出去。向亲戚、朋友倾诉,寻求解决的办法,或听听别人的意见。做些听音乐,看小说等自己喜爱的活动,甚至可以出去旅游一段时间,让自己的心灵歇息一会。多和一些乐观积极的人群交往,观察他们是如何看问题的,学会人家的认知态度,对改变自己的心情很有好处。所有这些的目的就是尽量将不好的心情释放出去,求得心理平衡和精神愉悦。不过,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最专业和科学的方法是去看心理医生。
B:是啊,但是有很多人都认为有心理问题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们要正确认识有心理问题的人并不是神经病。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下心理测验吧!
1.如果一个老师告诉你你的数学不行,你会:
A、加紧努力
B、信心大失,对数学反感
C、不相信老师的话
D、进一步去问老师,如何改进
测试结果:
您选择A:你是一个需要人家鼓励的人,师长或同学给你的压力,可以有效地影响你的学习意愿。而你在潜意识中总觉得课业成绩是决定你的人际关系和你的个人价值的要素,所以一旦你得到成绩不行的讯息,你就会加紧努力,因为你不想被人嘲笑,也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