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播站|编辑日期:2014-02-27 19:14:51|点击数: |发布:384
独唱团 第四期 武侠 欢迎收听本期独唱团,我是主播轮子。今天我将带你一起走进豪气万丈的武侠世界,领略刀光剑影的江湖。
武侠是华人界特有的一种流行文化。武侠文化以各式侠客为主角,神乎其神的武术技巧为特点,刻画宣扬侠客精神。游侠之风由古即盛,青少年多以身为游侠为荣,诗人骚客都崇尚书剑飘零、仗剑远游的生活。这些游侠总是或隐身山林、或略显神技后便飘然遁去,不知所终,颇具道士之风。《史记-游侠列传》更是以史书的形式记载了游侠的潇洒执着,话语间赞誉之意溢满文笔。 “武”并不是上古时代单纯的用招术、用兵器互相格斗了。它已经成了一种伦理,一种文化,已经上升为一种“侠”,一种精神,甚至成为一种民族的象征,一种独特的集体潜意识的人格崇拜,一种追求人格完美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情结。
如今的社会是越来越竞争激烈、欲海横流,武侠小说以其古老的伦理重义轻利、重亲情讲友爱、互助互利的精神,为从古至今的中国人提供了一个从精神上复归传统的最便捷的途径,提供了一个传统道德上的乌托邦。而我们一般喜欢称之为,江湖。人们都有行侠仗义的幻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神功举世无双。因此武侠小说作为精神的寄托,自我代入的绝好场地,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说到武侠小说,不得不提二人:金庸和古龙。今天首先要和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自于冯唐《古大侠和金大侠》
我一直觉得,武侠小说中,武打只是一部分,最重要的是“侠”。《神雕侠侣》中有句话: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当然除了这些民族气节,缠绵的爱情故事也是一大重头戏。古金二人,在武侠小说里有不可磨灭的地位,但这两人的文风却是截然不同。金庸喜欢直面描写武功的每一招每一式,用充满诗意的写法,并不像传统武侠小说那样的血腥暴力。就像是在他心中有这么一套武功体系向你慢慢陈述而来。总而言之,金庸所建构的入世武侠神完气足,刚柔并济;同臻雄奇壮美之境。特别是金庸灵活运用奇妙素材,含英咀华,所过皆化;再采取西洋文学技巧及电影手法予以捏合,乃使武侠小说脱胎换骨,焕发新姿,普遍获得世人肯定与重视。 而古龙在起兴上,是高手,以最快捷的方式烘染气氛,迅速进入情境,是他的拿手好戏。他通常不用正面描写,而用环境等进行烘托,文字充满魅力。似雾里看,却更显花的美丽。古龙本身既有愤世嫉俗的愤青情结,又有及时行乐的浪子情怀,还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恃才傲物作派。这些东西深深地烙印在古龙的作品中,越是好的作品,这种气息就越浓。
古龙笔下的人物多为浪子,而他自己的生平:古龙祖籍江西,原名熊耀华,幼年迁居台湾,生长于破碎的家庭,1952年父母离异,古龙独自住在台北县瑞芳镇,造成他的浪子个性。古龙嗜酒,常牛饮,1970年代末年染上肝病,健康逐渐走下坡路。 1980年代初在北投吟松阁饮宴时遭人砍伤,失血2000cc。 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引起食道瘤大出血,撒手人寰,享年49岁。出殡时,友人林清玄在他的棺材里放了48瓶XO酒(威士忌)陪葬。其中一副挽联是:“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古龙生前情归多处,学生时代即与舞女郑莉莉同居,后来又迷上舞女叶雪,不久又跟高中生梅宝珠结婚,最后以离婚收场,第二位夫人是于秀玲,长伴至古龙病逝。古龙的大弟子丁情说:“因为古大侠寂寞,所以他便追求新奇,所以他的婚姻不能长久。古大侠生性是浪子。”
金庸的武侠小说是小说,古龙的武侠小说是武侠。 现今,古金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的数不胜数,但是除了少数几部经典,不过分地说,全是垃圾。现在的人总是喜欢去改变,加入一些自以为是的线索,然后将原本完整的故事改的面目全非,乱七八糟。而且我觉得,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楚留香,小龙女,令狐冲,十一郎等等等等,而形象一旦固化以后,就会遏制了我们的想象。想体会真正的武侠情结,江湖气概,只能去看小说。我只是想求求于正:你TMD别再毁了!!!
最后,附上李白一诗:侠客行
侠客行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疯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火亘)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晚霞绚丽。但这也不过是说,黑暗不远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