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播站|编辑日期:2014-02-27 19:12:11|点击数: |发布:384
独唱团 第一期
(歌曲“偶像“ 韩寒)
欢迎收听鄞中调频F.M153.2,现在您收听到的是“独唱团”。我是广播站站长大婷。
这档节目我们的主旨是分享,分享好的文章,音乐,小说,评论,电影等等,因此呢,我们会在学校的小卖部,食堂附近都放上小本子,大家有什么想听的歌,想读的文章,想分享的电影,都可以写在上面。我们广播站会定时收取,与大家分享。熟悉的同学们应该知道,独唱团是韩寒的杂志的名字。这本杂志里呢有一个栏目,叫“所有人问所有人”,我们节目也将隆重推出这个栏目。无论你是谁,你都可以向任何人提问,提任何的问题。我们会挑选出特别靠谱或者特别不靠谱的问题,每期大约三个问题左右,然后以我们所有的人脉和资源,向被提问者提出这个问题,并告之大家答案。如果是问自己身边的人,请提供我们他她它的联系方式。那话不多说,马上进入我们的节目。第一期,我们将介绍我们节目名的创造者——韩寒!
韩寒,男,上海金山区人,作家,职业赛车手,杂志主编。初中开始写作和投稿,曾获新概念作文比赛第一名。高一退学,1999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三重门》,创畅销纪录。2009年主编《独唱团》,销量突破两百万册,后被停刊。现为《一个》app监制及主编。出版多本散文集和小说,作品常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2010年被《时代周刊》评选为100名影响世界人物之一。2003开始职业赛车生涯,共获六次全国顶级职业锦标赛年度总冠军,是中国唯一一位拉力赛和场地赛双料年度冠军。曾涉足音乐和歌词创作,并发行唱片。节目开始时放的那首歌就是韩寒唱的,叫偶像。里面有句话我很喜欢:我最怀念某年,空气自由新鲜,远山和炊烟,狗和田野,我沉睡一夏天。总之呢,这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在刚开始时,韩寒是一个张狂的少年。在《零下一度》的序里,有这么一句话:“等着,韩寒来了,你们闪一边去!”大家对于韩寒最初的印象应该是来自于《杯中窥人》,那让我们首先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篇文章的片段。
(歌曲,夜的钢琴曲 五)
《杯中窥人》 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国的民族劣根性。鲁迅先生阐之未尽。我有我的看法。 南宋《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说明人刚出生好比这团干布,可以严谨的律己;接触社会这水,哪怕是清水,也会不由自主如害羞草谈叶,本来的严谨也会慢慢被舒展开,渐渐被浸润透。思想便向列子靠近。 中国人向来品性如钢,所以也偶有洁身自好者,硬是撑到出生后好几十年还清纯得不得了,这些清纯得不得了的人未浸水,不为社会所容纳,“君子固穷”了。写杂文的就是如此。《杂文报》、《文汇报》上诸多揭恶的杂文,读之甚爽,以为作者真是疾恶如仇。其实不然,要细读,细读以后可以品出作者自身的郁愤——老子怎么就不是个官。倘若这些骂官的人忽得官位,弄不好就和李白一样了,要以官为荣。可惜现在的官位抢手,轮不到这些骂官又想当官的人,所以,他们只好越来越骂官。 写到这里,那布已经仿佛是个累极的人躺在床上伸懒腰,撑足了杯子。接触久了,不免展露无遗。我又想到中国人向来奉守的儒家中庸的谦虚之道。作为一个中国人,很不幸得先学会谦虚。一个人起先再狂傲,也要慢慢变谦虚。钱钟书起初够傲,可怜了他的导师吴宓、叶公超,被贬成“太笨”和“太懒”,惜后来不见唯我独尊的傲语,也算是被水浸透了。(李敖尚好,国民党暂时磨不平他,他对他看不顺眼的一一戮杀,对国民党也照戮不误。说要想找个崇拜的人,他就照照镜子,但中国又能出几十个这类为文为人都在二十四品之外的叛才? 然而在中国做个直言自己水平的人实在不易。一些不谦虚的人的轶事都被收在《舌华录》里,《舌华录》是什么书?——笑话书啊!以后就有人这么教育儿子了:“吾儿乖,待汝老时,纵有一身才华,切记断不可傲也,汝视《舌华录》之傲人,莫不作笑话也!”中国人便乘了,广与社会交融,谦虚为人。 )中国看不起说大话的人。而在我看来并无甚,好比古代妇女缠惯了小脚,碰上正常的脚就称“大脚”,碰上正常的话,理所就叫“大话”了。 敢说大话的人得不到好下场,吓得后人从不说大话变成不说话。幸亏胡适病死了,否则看到这情景也会气死。结果不说大话的人被社会接受了。(写到这里,布已经吸水吸得欲坠了。于是涉及到了过分浸在社会里的结果——犯罪。美国的犯罪率雄踞世界首位,我也读过大量批评、赞扬美国的书,对美国印象不佳;但有一点值得肯定,一个美国孩子再有钱,他也不能被允许进播放黄带的影院。 中国教育者是否知道,这和青少年犯罪是连在一起的,一个不到年龄的人太多沾染社会,便会——中国教育者把性和犯罪分得太清了,由文字可以看出,中国人造字就没罗马人的先知,拉丁文里有个词叫“Corpusdelieti”,解释为“身体、肉体”与“犯罪条件”,可见罗马人早认识到肉体即为犯罪条件。) 写到这里,猛发现布已经沉到杯底了。
这就是韩寒的《杯中窥人》,窥到的是人生的可悲。还有无奈?无助?对于一个高一学生来说,这样的文章的确深刻,但现在看来,毕竟文笔尚有一些幼稚。我很开心,韩寒现在发展的越来越好,他从一个在《萌芽》写出一个杯子泡了一个纸团然后看出世间冷暖的短文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对这个世界不愠不火把愤怒煮成无奈和哀伤的男青年。如他自己所说,我就是一个一个臭公知,一个让人喜欢的臭公知。
(歌曲:杀死那个石家庄的人)(1:51到5:10)
(夜的钢琴曲 一)
我很喜欢他的一本小说是1988。(另一部《长安乱》,我们将会在以后的另一个节目“和文字私奔”里连载。)当年看的真的是泪流满面啊。喜欢韩寒那些犀利的比喻,或者说对于现实的描述他把握得恰到好处。会心一笑的同时,却也忍不住骂了一句脏话,现实就是这样啊……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一些经典的话语和小说的结尾。
“空气越来越差,我必须上路了。”
“我就是一个玩捉迷藏的时候喜欢躲在床底的那个人,而孟孟是一个喜欢把床底留在最后看的人。”
“‘虚惊一场’这个词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成语,比起什么兴高采烈,五彩缤纷,一帆风顺都要美好百倍。你可懂什么叫失去?”
“ 我说,丁丁哥哥,你去做什么啊?
丁丁哥哥说,我去和他们谈谈。
我说,你和谁谈谈啊?
丁丁哥哥唇边露出微笑,急切地说,这个世界。 我说,哇噢。 ”
他们先行,我替他们收拾着因为跑太快从口袋里跌落的扑克牌,我始终跑在他们划破的气流里,不过我也不曾觉得风阻会减小一些,只是他们替我撞过了每一堵我可能要撞的高墙,摔落了每一道我可能要落进的沟壑,然后告诉我,这条路没有错,继续前行吧,但是你已经用掉了一次帮助的机会,再见了,朋友。
正如韩寒所说,空气越来越差,我们必须上路了。生活不过是一场远行,以这部1988为载体,通过在路上的见闻、过去的回忆、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等各种现实场景,以韩寒本人对路上所见、所闻引发自己的观点,这场真正的旅途在精神层面;如果说似乎逾越了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但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韩寒是“叛逆的”,他“试图用能给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来看世界。试图寻找令人信服的价值”。读韩寒的文字,总是会让我有一种漂泊感。他淡淡讲述着悲欢离合,生死轮回。除了他的小说,韩寒作为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敢于发声的知识分子,他的很多杂文也让我想到很多。他问: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这又是我一个不敢回答的问题。他说,希望大家喜欢我的文字——当然,这是句客套话。重要的是,我喜欢就可以了。欣赏的继续欣赏,不欣赏的继续不欣赏——我同样欣赏你们的不欣赏。
接下来一起来听一首韩寒作词的歌曲,来自左小祖咒,《他们的儿歌》。恩,这首歌有点重口味,大家做好准备啊。。
(歌曲:他们的儿歌)
一切一切,都只是故意将他打造成“自由”“民主”“梦想”“正义”的代言人。而代言的产品,实际上迟迟没有问世。他说“写了一阵子以后,当再有新闻出现,你恨不得直接写一句,观点请参考我某年某月写的某一篇……换人不换事会让写作者觉得很痛苦。”他负责制造的,只是“他代言的产品存在于这个国度”的幻觉。而事实上,世界依然是那个世界,缺了他,照转不误。
被利用了的真实,就是表演。
楚门韩寒,或者说猴子韩寒,意识到了,或者说早就意识到了。但是真人秀的导演会放他走吗,如来佛会松开紧箍咒吗? 以及,现在的你,又舍得放过他吗?
最后,用韩寒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节目:我只是站在这个舞台上被灯光照着的小人物。而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歌曲:奔向未来的日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