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徐佳榆|编辑日期:2010-03-28 12:36:02|点击数: |发布:254
如果你看过《独立日》,看过《后天》,《看过哥斯拉》,看过《海神号》,看过《世界大战》,看过《泰坦尼克号》,这些名垂千史的灾难片(海神号不算)还不觉得过瘾的话,那么长达近3个小时的电影《2012》完全可以满足你对灾难片的所有期待,海啸,地震,火山爆发,岩浆,空难,地震,沉船,撞冰山,电影在一开始作了小小的铺垫以后,马上就进入高潮,一直保持到最后。
一部好的灾难片,除了有许多完美的特效以外(据我搜索,该片在特效上花费了前所未有的两亿美元),也要有过硬的剧本,和好莱坞所有的电影一样,主角是怎么弄都不会死得,哪怕天崩地雷,海枯石烂,所以这点大家不用过分的去计较说这是硬伤,又不是第一天看美国电影了。早在灾难发生的几年前,各国的元首已经达成秘密协议在中国的喜马拉雅山脉修建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诺亚方舟”,因为当海浪卷过青藏高原的时候,掠过海拔几千米的雪山的时候,你还有哪里可逃?选择在喜马拉雅山脉修建“诺亚方舟”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比较可以接受得,首先它地势高,要死也要轮到最后一个死,时间上可以争取一点机会让人类保住最后的希望。电影呈现了许多人类在最后一刻时在做什么的镜头,镜头1:爸爸妈妈用身体守护着孩子,念着经文,面对着千尺海浪的吞噬; 镜头2:博士他爸爸在邮轮里弹奏完最后一首曲子,接到他儿子的电话,说:爸爸妈妈都为你而骄傲! 镜头3:人们聚集在第五大道广场的大屏幕下,听着美国总统发表的最后的演讲,留着绝望的泪水,接着,灾难降临......电影有太多太多这样为之动容的场景,大家观看的时候会有一样的共鸣。
从人性和社会的伦理上,电影也有不少值得去讨论的地方,比如俄罗斯富豪花了10亿欧元买到的SpaceShip的绿卡,比如到底该选那些人登上'诺亚方舟',是物竞天择,还是海纳百川?前任老公和新任丈夫本来应该是水火不相容,但是在最后关头,还是拼尽全力确保一家人的生命安全,但是最后现任的那位挂了,这在说明什么?和谐社会?
电影最最精彩的画龙点睛之处,是在一架几乎耗尽燃油的俄罗斯运输机里,停满了各种俄罗斯富豪收集的名车,眼看飞机就要调入悬崖,命悬一线的时候,飞行员打开飞机的甲板,准备驾车逃生,这个时候经典来了,主角怎么发动也发动不起来那辆宾利车,俄罗斯富翁从容地说:大家安静,这个是声控启动,然后说了一句:Engine Starts...汽车就发动了,这个时候电影院里听到了许多观众的掌声,和会心的笑声。我觉得在理解一些新事物的时候,东方,和西方的价值观没有什么区别,特别是年轻人。
这个电影奉劝各位一定要去电影院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