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者

基本知识

学生发展 >>青年志愿者 >>基本知识

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概况

来源:葛鸿鸣|编辑日期:2009-11-13 10:15:38|点击数: |发布:45

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大规模开展始于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 据不完全统计,近八年来,全国累计已有8000多万人次的青年向社会提供了超过41亿小时的志 愿服务,青年志愿者正成为当前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主体力量。志愿服务正在成为动员青年投 身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成为青年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于1997年底 为"中国青年志愿者"题名,2000年初又对青年志愿者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青年志愿者 行动,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 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业。努力进行好这项事业,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 步的时代新风。希望你们在新的世纪里继续努力,发扬我国青年的光荣传统,不懈奋斗,不断 创造,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其它党和国家领导人也 十分关心青年志愿者行动,分别作出了批示或亲自参加了志愿者活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 部、中央文明办、国家计委、外交部、人事部、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公安部、卫生部、 民政部、农业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统计局等许多部门大力支持这项工作。外经 贸部代表中国政府负责联合国发展系统有关组织的对华援助项目,并负责联合国的在华志愿者 项目以及开展志愿者国际交流活动。20年来,外经贸部有关部门已在扶贫、社会福利、卫生、 教育、妇女发展、环境保护等经济和社会领域引进和外派了一大批联合国志愿人员。

近年来,共青团中央动员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为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工 作。

(一)积极参与扶贫开发。从长期项目来看,从1996年开始,共青团中央先后联合中央文明 办、教育部、卫生部、科技部、农业部、人事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等部门,实施了"青年志 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采取公开招募、定期轮换、长期坚持的接力机制,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 为贫困地区提供每期半年至2年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的服务。截止今 年9月,全国共有30个省、区、市实施了这项计划,累计共有20多万名城市青年报名,从中选 派了9094名志愿者,受援贫困县达155个,覆盖了西部12个省、区、市,初步形成了支教、支 医两大支柱项目和跨省对口支援、省内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等工作模式。目前,2284名志 愿者正在中西部贫困地区服务。从短期项目而言,共青团中央联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实施了 暑期大中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每年暑期都动员百万大中学生深入农村贫困 地区、受灾地区,开展扫盲和文化、科技、卫生等志愿服务。

(二)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共青团中央实施了 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这项计划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青年志愿者"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 工作从1994年初开始实施,通过青年志愿者组织牵线搭桥,由一名青年志愿者或一支青年志愿 者服务队为一个困难家庭提供经常性服务,截止目前全国"一助一"结对已达250多万对;大中 学生志愿者社区援助工作从1996年开始推进,大中学生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就近就便深入社 区,以志愿方式提供多项内容的专业服务,目前,各地大学生志愿者正在通过到居委会挂职等 方式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三进巷"活动;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创建工作从1995年开始 试点,全国目前已经建成的服务站达到了24000多个,这些服务站与数万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共同构成了中国志愿服务的基层组织网络。

(三)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从1999年6月开始,共青团中央联合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实施了" 保护母亲河"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以"劳动、交流、学习"为主题,通过建设绿色行动 基地,集中组织青年志愿者在重点区域开展植树造林、沙漠治理、水污染整治、清除白色垃圾 等环保服务。目前,河北丰宁、内蒙古达里诺尔项目已经启动,山西黄河万家寨、四川广安邓 小平故居、浙江楠溪江和台州、吉林延吉等项目即将实施。同时,全国各地开展了植绿护绿、 清除非法张贴物、回收废旧电池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四)积极为 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近年来,中国各地数百万青年志愿者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第三届 "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上海《财富》论坛年会、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等大型赛会提供了优质服务。伴随着中国争取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今后几年将有数十万 志愿者参与奥运会服务。

(五)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服务。各地青年志愿者经常深入敬老院、福利院、孤儿院、康复中 心等服务基地,为孤残群众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到居民集中的服务广 场开展家电维修、普法宣传、网络培训、文艺演出等服务,到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 馆开展志愿讲解服务等。同时,在洪涝和地震灾害面前,青年志愿者为灾区群众重建家园、恢 复生产发挥了突击队作用。

(六)不断加强国际志愿服务交流。近年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加强了与国际志愿服务协 调委员会、欧洲志愿者联盟等国际或区域性志愿服务组织的交流,先后派遣数批近千人次赴西 欧、北欧和东南亚等有关国家考察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还动员日本、新加坡、韩国等10多 个国家的志愿者来华开展了环境治理、扶贫、社区服务等工作。志愿服务正在成为中国与世界 各国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

(七)初步形成志愿服务协调管理网络。为推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1994年12月5日,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这是迄今中国唯一专门从事志愿服务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之后 ,35个省级协会也逐步建立起来。1998年8月,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正式组建 ,承担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的职能,负责全国青年志愿者工作的组织管理。山西、广西 、广东、上海、贵州、重庆、辽宁、四川等省(区、市)也成立了相应的专门工作机构。尚未 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的地区,相应工作由各地共青团的宣传部门具体承担。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 会、35个省级协会和部分地、市、县级协会及其专门工作机构组成的中国志愿服务协调管理网 络初步形成。

(八)志愿服务立法进程加快。广东省、山东省、南京市的人大分别通过了本省、本市的青 年志愿服务条例。福建、河南等省也已将志愿服务纳入了本省人大今年的立法规划。北京、天 津、上海、湖南、内蒙古及南京、石家庄、杭州、厦门、沈阳、汕头、济南、广州等5省8市的 人大通过了专门的决议,为16-18岁中学生参加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提供了法律保障。这些工 作大大推动了全国志愿服务立法的进程。 目前,在中国2001国际志愿者年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中国志愿服务事业正按照"党政支持、 共青团承办、社会化运作"的思路,大力加强志愿服务项目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法制 建设,力争新世纪取得更大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