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研组

教师学习

学科建设 >>技术教研组 >>教师学习

[原创] 2009年浙江通用技术高考试卷分析

来源:张恩军|编辑日期:2009-11-03 09:13:04|点击数: |发布:47

2009年浙江省高考“通用技术”考试已经顺利结束了,但我们这些基层执行教学任务的老师对通用技术的高考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参加高考为这个学科树立了“行政”上的评价方式,而且所占的分数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因此这个学科现在很重要,但是这个学科诞生的使命就是反常规的“科试”教学,它注重的是实践三位的教学目标,尤其是注重其中的“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具体的体现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它是有别于传统的劳技课的,但问题是技术素养可以笔试吗?如果可以的话我们的这次”选拔考试“做到这点了吗?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和考试试卷做个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1)对试卷一20道选择题的思考。“选择题”的根本形式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而且就是选择“正确”或“错误”,我觉得很多技术是只有“好”、“很好”、“不好”……之分,而没有一定的正误之分,但是如果你一定要考的话,就只能出现大量的这样的字眼“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不合理的是”,这是很不合适的考试方式,它缺少选拔考试的“选拔”功能,也许其余的单个正确的是学生根本没有这个能力考虑到的,而他只是通过常识知道了那个错误的,所以考试市区了意义,具体的试题是第1、4、6、14、16、18;我认为选择题只可以用来进行一些常识性的检测即可,而不能用来进行能力检测,那么试题8,14,18就不适合。从我们学校的学生试卷分析,选择题错误率非常低,这也反映了它失去了选拔性的功能。
(2)对试卷二的思考。总体来讲过分简单,不能够很好的把学生的能力检测出来,缺少具体问题的技术性的测试。比如第21题所给的立体图过分简单,所有的面非平行即垂直于投影面,根本没有斜面,所以没有难度;第22题和第24题是个变相的选择题;
 (3)内容是个最难以讨论的问题。
在讨论之前我先为我们这些在一线执教的老师“发发牢骚”。我们认为通用技术课的主要问题是:备课量大;课程资源严重不足;现阶段理论性的内容较多而学生的动手机会太少甚至没有;教学的深度与广度较难把握;每节课后没有合适的习题进行及时的巩固和反馈。这些问题在高考中也都不同程度了显现了出来,根据“指导意见“进行备考实在是难,太抽象了,那么再看看试卷考的内容,就显得过分单一和重复,我这里想提出个具体的想法,离开具体的技术去培养技术素养是不可能的,必须得以某个中心技术为载体,比如合同通过木工技术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如果学生的技术素养达标了,那么他的金工,电工,设计等方面的素养也会迁移过去的,我想用个现象来说明这个问题。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往往和工作的专业不对口,但大学学习的内容并不是没有用的,往往大学里所培养的学习方式和专业素养比知识内容更加重要。
(4)最后说一点小问题。高考试卷应尽量避免错误和更加合理的考试实用性。比如第22的错别字:“高校”应是“高效”;另外第21题立体图,容易产生错觉,应该用阴暗面体现更好的视角和立体感。
总体感觉试卷很好,以上大部分是吹毛求疵和自己的妄想,但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希望真诚的贡献自己的建议,希望为这个学科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