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乐天硕|编辑日期:2011-02-13 11:56:36|点击数: |发布:44
2010-11学年第二学期现代教学技术组工作计划
响应学校领导层在本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总结大会上指出的“对待常规工作,要有更高标准,要有危机忧患意识,要有求变创新意识”三大工作理念。结合学期结束前,现代教学技术组工作总结暨第二学期工作筹备会议中提出的相关重点存在问题,以及提出的新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规划方案。综合以上几点,提出了本学期工作思路是:“工作计划与执行要有标准,没有标准指定标准,取得成绩的项目要发展提高,求变求新求发展。”本学期的工作内容与重心,还是从“组风建设”,“学科教学与研究”,“学科竞赛”,“科普项目推广”,“图书馆工作”,“数字化校园”这六个内容着手开展本学期的工作。
一、组风建设。是教研组健康发展的根本条件,标准的执行者就是人,人的因素是主要因素。因此,本学期教研组的首要工作就是在上学期组风建设的基础上,强调组内成员对既定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的学习与执行。我们的工作思路是:“没有铁一样的制度,没有铁一样的执行,就没有铁一样不争的成绩。”
具体措施有:
1、提高办公效率,根据组内人员的不同工作职责,对办公室人员位置进行合理设计调整,分成二大功能区:备课组区和信息技术区。目的是既优化组内教师人员的办公环境,又提高工作交流的效率。要求组内教师及工作人员从本学期开始,试验性的普及“学校数字化办公网络系统,ERP系统的使用”,为学校今后的全面应用,积累工作经验。同时也是提高教研组的工作效率。
2、制度上墙,优化现有工作制度,将常用的,与学校数字化建设相关的制度进行装订上墙,既方便其他部门教师学习并照章办事,又起到相互监督,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一举两得。制订“组内人员出入登记留言版”,“办公室及实验室管理使用及安全自查手册”,“重点实验室制度及使用手册”。强化“工作流程及申报制度”,“项目责任人负责及奖惩制度”,以及“安全责任人制度”的执行与落实,并适当提高工作要求的标准。
3、配合学校领导层,逐步完善科普类项目活动开展的规划及具体实施细则制订,做到“学校有规划,实施按计划,具体工作有细则,出了成绩如何奖惩”。
涉及到具体的问题就是:科普类项目的开展远景规划,项目选择依据什么,项目的开展到什么程度,哪些是重点项目,哪些是普及项目,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学生的奖励制度,项目负责人的奖惩制度。
二、学科教学研究与教研组建设。
1、加强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两个学科的学科建设,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科实践研究水平。重点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大型综合考试,既会考、高考的教学成绩,实现在市县级重点高中,成绩名列前茅的目标。
具体措施: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入手,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测验,模拟会考测试。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掌握程度等信息,防止因学生学习差异过大,而导致的学习效果不均衡。查漏补缺,做好学生会考、高考前的复习准备工作,特别是大幅度提高会考的A级优秀率,实现鄞州中学和蓝青学校高一、高二学生技术会考的成绩。
2、加强学科教学研究,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内容:完成鄞州中学《中学科技》这一校本教材的前期编写与出版工作,争取在下学年第一学期应用到学校的校本课程教学,从而实现我校校本课程自编教材“零的冲破”。同时加强几个重点科普类校本课程的建设,分别是《无线电通信》、《智能机器人》、《无线电测向》、《天文地理》 。
重点配合信息中心、教务处做好“长三角网络结对学校”本学期将要实施的“校本课程网络共享课程实施计划”的具体操作工作。为今后我校“轮值”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储备。
3、教研组远景规划工作做好两个方面:内省,讨教。
“内省”:
学科教学上,我们要求学科老师注重平时教学的积累,在备课,上课,课后反思这三个环节中,及时反思总结,鼓励教师养成撰写教学随学,记录点滴,做到“教研在身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