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乐天硕|编辑日期:2010-08-30 16:45:54|点击数: |发布:44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现代教学技术组工作计划
依据学校本学期“抓常规,重教学,和谐创新”的指导意见,结合本组实际,继续保持教研组在“学科教学与研究”,“学科竞赛”,“科普项目推广”,“图书馆工作”,“数字化校园”五个重点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学科教学与研究:
继续加强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两个学科的学科建设,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科实践研究水平。重点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大型综合考试,既会考、高考的教学成绩,实现在市县级重点高中,成绩名列前茅的目标。
为此本学期初,首先从教师备课这一环节抓起,以备课组长为核心,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统一教学进程,包括规范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学生测评及信息反馈等环节,从而实现教学各环节的可控性,防止因教师个体教学差异过大,而导致的教学效果不均衡。
其次,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入手,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测验,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掌握程度等信息,防止因学生学习差异过大,而导致的学习效果不均衡。为此,本学期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为试点,与信息中心协作,自行设计鄞州中学学生网络自测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进行自评和互评,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又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反思,查漏补缺,又能让教师通过这一平台,及时发布和补充教学内容,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从而保证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与教学预计的教学效果达到同步。
学科教研工作做好两个方面:内省,讨教。
“内省”,高中教学研究,源于一线教学实践,研究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总结好的教学经验。出于这一目的。我们要求学科老师注重平时教学的积累,在备课,上课,课后反思这三个环节中,及时反思总结,鼓励教师养成撰写教学随学,记录点滴,做到“教研在身边”。因此,本学期鼓励部分教师开展 “教学博客”的试点,希望经过一个学期的积累,能逐步探索出一条教师教学研究的“新模式”的雏形。
“讨教”,及时学习其他同行的成功教学经验是我们教研组保持教师可持续性发展的途径之一,本学期计划中期安排教研组内教师到兄弟学校进行学习交流活动。及时把握教学情况的整体趋势,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案例。
协助教务处,做好因个别教师请假假所带来的代课难的问题,积极配合教务处做好相关的教学代课工作,努力做到不影响通用技术学科的整体教学进度与教学效果。
为了保证教研组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学期继续向学校提出引进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科教师的申请,并做好相应的教师面试工作,以尽快解决教研组学科教学师资紧张的问题。
学科竞赛:
继续加强学科竞赛,特别是信息学奥赛的竞赛工作,为此,已在上学期末,六月底开始从新高一学生中选拔了一批优秀学员,利用暑假进行基本竞赛知识的培训指导,计划在十月份参加全国信息学奥赛分区联赛的选拔。与此同时,加强平时的学生竞赛辅导工作,采取少而精的培训策略,集中有限的培训师资与时间,以“导师制”培训方式,集中精力带好几个优秀学员,争取在几年内实现信息学奥赛的新局面。
科普项目推广:
继续依托学校“一网,四台,四室”(校园网,业余电台,地震监测台,天文台,气象台,智能机器人制作室,电子制作室,无线电测向室)的硬件资源,拥有丰富教学实践的青少年科普教学师资资源,结合日趋完善的科普教学的课程体系,本学期教学组在科普项目方面的工作重点如下:
1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