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物馆
博物馆与美术作品
鄞州中学美术教师:刘海
教学目标
理解博物馆的功能,尤其是博物馆在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了解参观博物馆的方法;了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概况。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共安排了两个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与“思考与交流”灵活安排。这两个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去认识博物馆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了解博物馆的使用方法以及中国在博物馆事业方面的发展情况。第一个活动如果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建议学生分小组来完成。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一次集体性的外出活动,组织学生去参观本地的博物馆。在活动中根据教材“活动建议”所列举的内容,分组来收集不同的信息。
第二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博物馆的参观方法,尤其是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如何既能够参观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又不至于走马观花。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要让学生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要大致了解这些博物馆的藏品主要属于哪些领域,这包括事先的简单了解以及到博物馆之后通过导览资料进一步的了解,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进行欣赏;其次是选择合理的欣赏路径,这个欣赏路径不一定要按照博物馆藏品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来确定,而要选择一条比较合理、省时、高效率的路径来完成欣赏。
教学基本思路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围绕“博物馆与美术作品”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就是保存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博物馆的合理、有效的使用方法。最后,让学生了解中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情况。
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博物馆的功能。2.博物馆的使用方法。3.中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情况。
博物馆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社会资源,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保存并且展示人类的文化与艺术遗产。认识到博物馆的功能与价值并且学会利用它,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有着重要的帮助。教材首先介绍了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即保护和展示历史、文化、艺术资源的功能,以及我们从博物馆中能够获得什么样有价值的东西。其次,教材中又列举了图片资料“1小时参观卢浮宫的参考方案”,并且分析了我们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利用博物馆。最后,教材中又通过分析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情况。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的。
教学目标
1.理解博物馆的功能,尤其是博物馆在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2.学会利用博物馆来获取知识。
3.了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概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能够有效地利用博物馆来获取知识。
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
教学过程
(本课内容可以在教室内完成,也可以在本地区比较有名的博物馆中进行。)
1.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者一些录像资料片(例如教材第103页的瓷器),提问:如果我们想要观看这些作品,可以到什么地方去?
2.学生思考并且回答。
3.教师总结,指出博物馆是保存人类的文化、艺术遗产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大量有价值的作品,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4.教师带领同学们参观其中的某一个展厅(如果在博物馆的话),或者播放一些有代表性的博物馆的录像资料片(在教室中)。
5.教师提问:博物馆中有这么多好的作品,我们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它们呢?
6.学生思考并且回答。
7.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在时空与文明中穿梭”这一部分,并且分小组讨论、总结。
8.教师总结,指出:我们如果要更好地利用博物馆来获取知识的话,一定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①是事先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收集相关的资料;
②根据展览的分区和指示牌,确定有效的欣赏路线。
9.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完成“活动建议”。如果在博物馆,可以请同学们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欣赏活动,并且详细地画出活动路线,记下自己认为重要的作品。
10.教师展示中国博物馆的一些图片资料或者录像资料,分析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概况。(如果在博物馆上课的话,这个内容可以等回到学校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