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偶然发生的事物,均有其必然的联系,也反映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牛顿从苹果落地得到启示,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从水壶中水沸腾发明了蒸气机。“凿一眼而得涌泉”、“窥一斑而晓全豹”,由此可见科学上许多的重大发明成就,往往根源于一些偶然的启迪。“偶然”能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拓展思路,促进着人们探索各项领域发展的新空间。那么美术创作所需要的探索与创新过程,同样少不了“偶然”的启迪所带来的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美术工作者,我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摸索当中也对此深有感触,呈文如下,与业内方家商榷。
一、平常中的“偶然”启示
清代画家沈宗骞在其所著《芥舟学画编》中说:“有论素缣与败壁,观壁上斑驳映出缣素,隐若山水林木,高下密以意会之,急以土笔约定,补取势之活法也。” 沈宗骞偶然从缣素影印在败墙上的斑驳纹理中看到了山川河流,随即取势造型,从而使作品一跃而至浑然天成的境界。
唐代的大书法家张旭,潜心书艺,从 “观公孙大娘舞剑” 而感其“烈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杜少陵诗句)。那整个起舞的姿态音容,给了他一个全面的草书结构的启发,从中悟出了书法创作的奥秘,写出了畅如行云流水、快如惊龙腾跃的气势磅礴之作,成为了一代“草圣”,并被唐朝文宗皇帝向全国下诏书赞誉为天下的“三绝”之一(另外二绝是“李白的诗歌、斐旻的剑舞”)。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在他的画论中说:“请你观察一堵污渍斑斑的墙面,或五光十色的石子,倘若你正想构思一幅风景画,你会发现其中似乎真有不少风景,纵横分布着山岳,河流,岩石,树木,大平原,山谷,丘陵。你还能看到各种战争,见到人物急速动作,面部古怪的表情,各种服装,以及无数的都能组成完整形象的事物。” 达芬奇从凝视污墙、石子等物体中引发了创作风景等奇妙的构思,也确给后来的艺术家们以启迪。
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因此,对于勤于观察和思考的艺术家们来说,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平凡现象,常常在偶然间可以激发出点燃创作灵感的火花,从而引化出艺术家们新的审美语言,甚至由此创作出划时代的杰作。
二、“偶然”中发明的技法
绘画灵感源于自然,“偶然”的撞击是点燃灵感的火花,而在进一步的具体施行创作的实践当中,也有许多在材料技术运用中的“偶然”发现击活了我们的灵感,并将其自由生发出来的图象形态或材质效果应势利导地转化为绘画创意,从而丰富和深入了绘画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由此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成功,这也是对传统方式方法的延伸与变革。
李朋林先生是湖南的一位水彩画家,因为长期从事水粉画创作经常使用硬度较高的光洁卡纸。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将这种硬卡纸当做水彩纸加以运用后,惊喜地发现在卡纸上画的水彩画具有特殊的魅力,这个意料之外的魅力来源于那卡纸上的水彩画中无处不在的水渍,水、颜料和笔能游刃于卡纸表面,流动的透明色彩和笔头饱满的水分共同形成了这些斑驳淋漓的特殊水渍效果。此后的十几年,他便一直致力于水彩画中对“水渍技法”的探索并创作出了不少佳作。
水彩画家张俊秋先生,在长期的水彩画创作中也有很多的“偶然”发现,随后按自己的心意琢磨出不同的绘画肌理表现在纸上而显现出各种材料痕迹之美,然后移景物组合成画,既有意想之内的效果,又有意想之外的“天然去雕饰”之趣。一时间,探索出的新技法多达三十余中,诸如“转印法、纸允吻法、在布吻法、挂淌法、喷洒法”等等。《美术》、《美术丛刊》、《江苏画刊》等杂志相继发表出介绍他“特殊技法”的文章与新作。
水彩画家王谷魏,因工作关系常与印染厂打交道,偶然中发现染织颜料要比水彩颜料鲜艳透明,而且渗色力强。于是尝试用染织颜料作水彩画,果然画出来的效果与水彩颜料画出来的截然不同,尤其是水彩画中暗部的颜色即使多层叠加也依然明快和透气,于是创作出了效果很不错《码头》等系列作品平获得美术界专家们的好评。
水彩画家何建国一次在长白山画风景,由于天寒地冻,未干的颜料在纸上结了冰,树上的残雪又不时被风吹动,散落在画面上,于是他小心拿回屋,让冰和雪慢慢地融化,原来涂好的颜料经过了又一次融合沉积过程,已非本来的面目,融雪使所有造型变得模糊不清。这时候,他突然发现画面上出现了一些美妙的斑驳肌理,使雪味更浓了。适宜的湿度下,一滴颜料就象一粒“种子”,冷不防就在带生命色彩的“雪水”的一次“偶然”碰撞下就 “开花结果”了。何建国的这种经验就是从这雨雪中作画得来的,于是他一直寻求一种实施“人工降雪”的好方法,他成功创作的《飞雪迎春》这幅作品,便是实施“人工降雪”的办法表现出来的,画面中林木的枝干颜色自然外溢,一方面增强了飞雪迷漫的气氛,同时还利用颜色在纸面上的流动加强了动感。
我们也是钟爱水彩画艺术的人,一次,刘海想创作一幅《老人与狗》的作品,不巧身边找不到一张水彩纸,偶尔发现身边丢弃的一幅水彩画其底色尚可利用,于是拿起这幅作品,用洗衣刷蘸水刷去水彩画上用不着的色层,留下斑斑驳驳的痕迹,用新的颜色画了老人与狗以及土墙,再刷去一部分颜色,反复几遍,那种岁月留在老人与土墙上的痕迹跃然纸上,效果极佳。“将错就错,败中求胜”,在不轻言放弃的执著中常常天赐“偶然”神助一臂之力。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在水彩艺术的绘画过程中更是灵魂般不可缺少的神奇调和剂,画家们的手就象绘画世界中的“上帝之手”,在神奇的“水”与“色”及其它多样材料的一次次偶然韵化间,创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艺术生命,一幅幅精彩的图卷。
三、 “偶然”中激发的创作灵感
观察事物,除了用眼,用脑,还须用心。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在一般人看来微不足道、不屑一顾的东西,当有画家驻足、流连、并且停留下来痴情地描写时,旁观者常不解其意,甚至产生种种无端的猜想。当画家用自己的情感技巧创造画出动人的画面时,人们又常常惊叹道“没想到这样的东西画出来也这么美!”罗丹曾说:“艺术家所见着的自然不同于普通人眼中的自然。”这其中的道理是很值得深思的。
孙宁先生是我们宁波籍的全国知名水彩画家。一次,他来到一个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江南小镇上,发现昔日繁华景象已荡然无存,小镇反而显得格外平静与古朴,走在青石板上感受着秦砖汉瓦的气息,心情不由得于平静中升华。走到一街巷的转角处,突然眼前一亮:一口古井!于是,他驻足不前,认真地端详起古井的容貌来,一种不经意的触动将他引入沉思,细细品味着那每个颇具意味的细节。井壁上布满厚厚的青苔,并留有道道划痕,那是岁月刻下的的历史沧桑,似与一种生命的启示默默相连,在四周旧宅的映托下,构成了一道特殊的景致。于是,他的脑海里印留下了这深切感受的动人场景,开始在他心里自然地蕴酿成画。尔后,这幅题名《城南旧事》的布上水彩作品于是1991年获得了中国西湖美术节水彩艺术金奖。
前几年,我重新细阅了《火烧云》这篇文章,对自己的水彩画创作启发很大。文章的作者对大自然进行细仔的观察,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一匹马,马头朝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象是有人骑在它背上,它才站起来……忽然又来了了一条大狗,那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面跪着,后来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接着又来了一条大狮子,跟庙前的大狮子一模一样,也是那样大,也是那样蹲着。”我确实很佩服作者非同一般的想象力。受这篇文章启发,我仔细观察了朝霞满天、云雾弥漫等天象:云雾确实是运动着且变幻莫测的,在人的眼里尤其是人在不同心情的感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