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研组

教学论文

学科建设 >>体育教研组 >>教学论文

浅谈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胡海青

来源:胡海青|编辑日期:2009-11-02 08:42:56|点击数: |发布:42

浅谈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

——一份体育与健康学生评价表引起的思考

宁波市鄞州中学 胡海青

摘要:本文阐述了体育与健康中过程性评价的学生自评与互评的内容和办法,对过程性评价的实施与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作了思考,提出了过程性评价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过程性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办法 自评 互评 思考

1 前言: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标准(实验)》的颁布,新一轮的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已拉开了帷幕,它昭示着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将产生新的变化。《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课程内容、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法和评价体系。体育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体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就在于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是否成功。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课程标准》强调“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体系强调其发展性功能,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以促进学生在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我国高中体育课程经历了多次评价方法的改革后,仍然没有超越应试教育的束缚,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弊端。传统体育学习评价内容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忽视了学生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方面的评定。以教师为主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激励、促进的功能。终结性、定量、绝对性评价失去了有效反馈和激励的功能,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表现,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传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日益突显出与新课程不相适应的方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因此高中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

国内外一些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改革的先进经验为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许多国家立足于学校和课堂,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方法,并形成了较成熟的学习评价范式。目前,美、英、日等发达国家都普遍采用了过程性评价,注重相对性评价和内容多元化评价,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运动参与。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评定,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和教师不断进步和发展。例如,日本对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定充分考虑学生态度和行为的进步与发展,并提出了依据每个学生的实际进步情况进行考评的思考,而不是通过相互比较或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要求所有的学生。美国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的评价内容包括身体活动的态度、健康概念知识、健康测验、身体活动的努力水平、健康技能的应用,并给态度部分赋最大的权重(40%)。我国正在采纳国内外体育课程评价的先进经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