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研组

政治资源

学科建设 >>政治教研组 >>政治资源

领略思辨魅力,体验参与乐趣——《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来源:曹鸿飞|编辑日期:2009-10-26 13:20:58|点击数: |发布:4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内外因原理的基本内容;突破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知识难点。
2、能力目标:
以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分析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有关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热爱生活,重视内因的作用;在人生道路上,学会处理个人与环境、机遇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重点:内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作用
难点:内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三、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环节设计
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遵循了建构主义教学观。纵观本课教学设计,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探索释疑。采用书本经典事例进行一例到底地哲理分析,得出内外因原理。整个过程侧重逻辑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哲学思维能力。
第二环节——互动空间。本环节又囊括了两个部分:其一,“成语俗话大观园”。设置本部分的目的在于及时检验学生对内外因原理掌握的情况,以查漏补缺,巩固基础知识,对教学效果做积极的反馈。其二,你说我说“人生选择ABC”。这是完全开放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也集中体现了思想政治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上的功能。设置人生道路的不同境况,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走近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懂得人生要学会取舍。
第三环节——学以致用。本环节在设置上彰显了层层深入,主体范围从个人升华到国家的高度,生活实际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特点。第一步,让学生谈内外因原理对自己学习、生活的启示,摒弃了传统的问答方式,而是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人生格言。第二步,让学生上升到国家建设的高度谈内外因原理的指导意义。体现了政治课应与时政热点相结合的教学要求,也增强了学生进行政治学科内综合的意识。并以此设置了一个课外探究的开放式的作业,启发学生展开深层次的思考。
总之,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力争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学特色设计
(1)音乐《有志者事竟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了三处呼应。导入与结束前后呼应,教学中也有点睛之处。
(2)深挖教材,一例到底,透彻分析
(3)营造开放式的互动空间,让学生在你说我说“人生选择ABC”环节中,做好人生选择的加减法,将政治课德育功能进行的自然、有效。
(4)摒弃传统作业模式,通过让学生设计人生格言来学以致用,贴近学生;通过设置开放式课外探究,深化知识。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音乐《有志者事竟成》。
设疑:为什么有志者事竟成?
[讲述新课]
第一环节:“小组探索释疑”:
(先投影展示以下四个问题)
鸡蛋变小鸡的过程是不是发展?
要实现这个发展过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这些条件是什么关系?
这些条件所起的作用是不是相同的?若不相同,它们各起了什么作用?
(小组讨论,分小组一一释疑)
1、鸡蛋变小鸡的过程是不是发展?
是,因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要实现这个发展过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种蛋、温度。
(追问)种蛋自身是否有矛盾?有着什么矛盾?
(得出原理)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内因
(设问)种蛋与外界温度是否存在矛盾?
(得出原理)事物的外部矛盾是外因
3、这些条件是什么关系?
(得出原理)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
4、这些条件所起的作用是不是相同的?若不相同,它们各起了什么作用?
(投影图表一)

上一篇:

下一篇:

内因
外因
变化结果
鸡蛋
受精的
适当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