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研组

政治资源

学科建设 >>政治教研组 >>政治资源

在探究中生成——《面对经济全球化》之教学设计

来源:曹鸿飞|编辑日期:2009-10-26 13:14:23|点击数: |发布:41

【设计思想】
设计总思路是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遵循建构主义教学观。本课教学设计基于学生的研究性自主学习,主要针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与影响在课前做好调研、制作等大量、充足的准备,继而采用评选这一竞争机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放入“市场大搜索”这一课堂主题活动进行检验。在第一环节“实力作证”、第二环节“齐心协力”,学生用生动、直观的形式诠释与扩展了有关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知识。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效果,第三环节“边锋对决”采用自由抢答的方式系统化的整合了教材有关内容。而“课外小论文”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以争取课堂内外都能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材分析】
1、使用教材
《面对经济全球化》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课1《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个框题。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单元综合探究的内容是依据新课程标准4.14规定的“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是前面第十课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具体表现,又是下个框题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时代背景。所以本课内容既是前单元的延伸和深化,又对下单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学情分析】
1、鉴于高中生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较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本设计的前提是信任学生的研究探索能力。
2、高中生的认知的发展离不开情感、意志和个性等心理因素的发展,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世界观、人生观等,对认知活动起定向、发动、维持和调控的作用。因此,本设计营造一个开放的活动课堂,市场调研、成果展示、课堂较量都充分调动了学生丰富的情感,浓厚的兴趣,从而学习动机更为强烈。
【教学策略】
1、教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所以本设计以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为指针,采用探究式的活动课堂模式来组织实施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角色定位为主持人,将空间交还给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发展学生多元智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彰显他们的个性。
2、学法:
通过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构建,民主、开放的活动课堂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在合作学习、自我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体验、感悟,主动获得新知,充分诠释了学生主体性原则。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形式及载体;并能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实例,分析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利弊影响,从而充分理解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应对态度。
2、能力目标:
通过课前的市场调研实践,培养学生研究性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力;对经济全球化表现形式的把握,需要学生用独特的视眼来捕捉最生动的“画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与鉴别能力;剖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注意全面地辩证地分析事物、看待问题;通过活动环节,考验了学生面对压力的反应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而课外小论文的撰写,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通过亲身调研我国对外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使学生树立起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感与使命感。
【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影响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工作:
①确定活动主题——“市场大搜索”;②策划活动内容,包括三个环节:实力作证、齐心协力、边锋对决。第一、二环节由各组自由采取方式展现自己搜索到的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等资料,第三环节采取自由抢答的方式进行最后对决;③明确活动规则,将全班同学分为9个研究性学习小组,推选出5个评委,每三个组选择同一个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探索,在第一、二环节,每个环节将分别从选题相同的组里淘汰一组,剩下3组进入第三环节最后对决,并从中评选出个人的最佳表现奖与团体的最佳合作奖。
2、学生准备工作:
①围绕本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市场搜索中心,确立本小组的切入点、表现方式等具体活动实施目标;②给自己的组起名,并事先报告给教师,推选出本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组长,并明确分工;③制作课堂汇报成果,做好课堂评比准备。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
将教室布置为“市场大搜索”的活动现场,主题在黑板上鲜明展现;②学生座位按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单位,并安排5个评委席。
【教学流程】
欢迎大家来到“市场大搜索”活动现场,请允许我介绍今天的挑战者。(分别介绍9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的选题)
第一个环节——实力作证
本环节展示的主题是用发现美的眼睛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市场的变化,由9个小组(事先规定的选题相同的三个组为一大组)自由展现自己研究成果,汇报方式可以是幻灯片里出精彩,可以是小品声中品滋味,也可以是音像制品显“神威”,总之是八仙过海,竞看大家各显神通了。
(学生展示,评委亮分,从三个大组中分别淘汰一组出局)
第二环节——齐心协力
经过非常精彩的“实力作证”环节的角逐,有三个组非常遗憾的离开了我们的赛场,剩下的六个组(三个大组现在的成员组分别只有两组)在这个环节将要分别展示,用慧眼审视经济全球化的三个表现形式。要求形式新颖,内容能突出反映经济全球化某一表现形式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学生展示,评委亮分,从三大组中分别淘汰一组出局,剩下三组)
第三环节——边锋对决
首先祝贺剩下的三组同学。但谁能笑到最后呢?边锋对决,将会为我们揭开谜底。本环节采取自由问答的方式进行,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以小组为单位记分,剩下三组的组员都可以进行抢答。
必答题:(每题限时1分钟,每组2题)
1、请各研究小组依次说出自己所反映的经济全球化表现形式带给我们的启示。
2、请各研究小组分别谈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抢答题:(每题限时30秒)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
4、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
(第三环节结束,评选出个人最佳表现奖与团体最佳合作奖,并颁奖)
通过“市场大搜索”,我们非常直观与生动的了解了有关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情况,而且也能深刻的认识到:正因为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可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导致风险全球化,所以我们必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加强国际协调。这也要求我们抓住机遇,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课外小论文)
将自己的“市场大搜索”研究成果整理完善,最后成文为一篇有关经济全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