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学的第一场所。学生有80%的教学时间在课堂,追求什么样的课堂,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重大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中,教学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所以课堂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场所,更是师生实现自身价值的生命活动场所,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政治课堂是政治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当务之急。
一、课堂氛围:和谐、宽容--给学生一个民主的课堂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课程倡导的价值取向,而和谐发展的核心是人格的和谐发展。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尊重学生的认知方式、兴趣爱好。同时,感受到激励、鼓舞、指导、感化,从而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二、学习体验:生动、有趣--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伴随着强烈的个人情绪,有趣,就学的主动有劲;无趣,则学的被动无奈。所以在课堂中应该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课堂生活的快乐。
增强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情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学习《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一框时,我先投影了数张国内外知名企业家的照片,让学生猜猜他们分别是谁,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其中有一张照片是年轻的网易CEO丁磊,他就是我们宁波人,学生们纷纷表现出敬佩、自豪的神情,然后我顺势引出课题:你想成为这样的经营者吗?如果要成为象他们这样的优秀经营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爱学政治课,比如经常开展“三论”(讨论、争论、辩论)、举行各类游戏、活动、情景模拟表演等,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通常都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时,就可以让学生模拟市场上某一商品在不同的供求状况下它的价格变化,学生对参与这样的表演兴趣十足。又如在讲“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时,课堂上安排了一个小游戏。每个小组发给一张报纸,要求组内成员都站到这张报纸上,不得损坏报纸,人站的越多的小组就获胜。游戏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齐心协力,在笑声中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精神,明白了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三、学习方式:发现、合作--给学生一个自主的课堂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发现和探究,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激发,结果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显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比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提前半个月布置课题:中学生消费面面观,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调查,同学们通过设计问卷、采访调查等形式,发现当前中学生在日常消费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等到正式上这一课的时候,各小组汇报交流课题成果,教学效果非常好。
四、教学进程:动态、生成--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课堂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分强调预设,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课教学,应该是一种动态的教学运行环境。课堂不应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该拘泥于预先设定的不变程式。教师应该运用课堂教学智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的目标。同时,教师也要提高课堂应变能力,关注课堂上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把师生的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不断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思想交锋,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拓展,促进教学不断变化和发展。
五、课堂结构:立体、多元--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开放,应是全方位的。一是开放教学过程。在新课程中,教学过程由学生凭借学习和经验,独立思考,自主发现。教师也不刻意追求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而把一堂课的学习作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活的一部分,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体验。二是开放教学内容。教材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思想政治课新课程的课程资源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兴趣的课程价值。教师应积极从报刊资料、影视传媒、网络信息等处引进必需的素材和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把课堂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开放学习形式。富有生命活力的政治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要,或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自学、讨论、课题研究、小论文写作等学习形式都可以采用。四是开放教学评价。在新课程中,应改变单一的笔试方式,注重平时的考查,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使在笔试中,试卷内容也应渗透知识应用、渗透课外知识、渗透开放性题目。总之,富有生命活力的政治课堂应具有多元、开放的特征,允许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思维大胆发表个人见解,鼓励学生合理想象,激发学生求异思维,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知识、智力、情感和人格意义的构建过程。
《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年第四期(下)CN33-1279/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