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研组

教学论文

学科建设 >>政治教研组 >>教学论文

从游戏开始——研究性学习中的团队建设

来源:曹鸿飞|编辑日期:2009-10-26 10:03:03|点击数: |发布:41

尽快成长,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游戏实施中,学生通过担任天使,学会了关注同组成员的需求;同时,通过感受自身守护天使的友爱,体会到了团体的温暖,并由此增加了团体的有机融合。由此,学生在进入课题的初步阶段就同时担负了“予”和“受”的双重角色,而,学会分享与合作正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标,营造和谐的互助关系正是课题研究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叠加游戏
序曲:体会到了被人守候的感动和守候他人的责任,“天使”们意识到需要更多的了解彼此。如何在一个开放的氛围内进行自我介绍?叠加游戏可以让同学们轻松地相互认识。
规则:小组成员围坐成一圈,从某一位开始介绍自己的姓名,第二位在重复前一位的信息的基础上添加自己的信息,例如:第二位应该说——我是坐在某某身旁的某某。第三位需重复前两位的信息再添加自己的信息,依次重复叠加。本游戏可以开展三轮,第一轮介绍姓名,第二轮在姓名的基础上增加班级,第三轮在姓名、班级的基础上叠加兴趣或者性格。总之,可以视需要学生们自我开放的范围和程度选择叠加的内容和轮次。
目的:第一堂课,一个全新的课题研究团体,但组员们都能叫出彼此的名字,初步了解彼此的兴趣、性格,这不仅仅能够增加团体的凝聚力,而且还包含着对每个课题组成员的尊重。由此,同学们能很快地接受这个团队,并融入集体之中。同时,一个能让每一位学生在团队中开口的机会,非常重要,这让某些胆小的同学不再怯懦,能够自我开放。
采用叠加游戏的方式进行组员基本情况的介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接受同组成员信息的能力,一改老套自我介绍时“说者无心,听着无意”的尴尬。同时,游戏开启了每一位成员在团队中发出自己声音的勇气,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集思广益,得到团体智慧的结晶。因为,研究性学习需要听到每位组员的声音。
三、蒙面游戏
序曲:现在同学们都已经能够大声地说出“我是谁”了,逐渐地还敢于在研究过程中表达“我认为”。然而,一个和睦的团体,还需要一种力量,那就是——倾听。如何在倾听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下面的蒙面画像游戏能给同学们以切身的感受。
规则:每个团队派两名代表参赛,其中,一位代表蒙眼画画,而且他事先并不知情要画谁,完全听从另外一位代表指挥。每组的蒙面画像的模特由负责指挥的代表抽签决定。
目的:让学生们在游戏中领悟“倾听”的重要性,并且在倾听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此外,看着指挥者着急但无法“插手”画画,也深切领悟到在团队中领导能力的重要,理解了领导者的“难处”。“看似容易的事情,如果缺乏团队成员的互助,一切都变得那么艰难”这一道理在蒙面游戏的笑声中得到了诠释。
蒙面游戏通过构造一个只能通过“听”来完成任务的环境,让课题组成员深刻体会到在倾听其他成员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合作的重要性。而这,对于研究性学习来说正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能够听到外界的声音,并且配合以适当的行动,对于学生个人成长以及团体的健康发展都是非常关键的,唯有如此,才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而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同升华。
也许,每一位老师,在研究性学习的第一课都不会忘记谆谆教诲学生们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但老生常谈的论调会让学生们更多感受到的是强加与教化。本课程实施中采用游戏教学法,概而言之就是让学生们在放松的环境中,与自身个体之外的环境进行交流、并反馈于外界,实现个体与团体的共同和谐发展。学生们在开怀大笑的一刻更能深刻领悟到——
天使游戏,让我们珍视友爱、勇担责任;
叠加游戏,让我们自我开放、善于表达;
蒙面游戏,让我们学会倾听、团结互助。
而友爱、责任、开放、表达、倾听、互助不正是我们所希冀的团队特质吗?在研究性学习的第一课,我们用游戏做到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