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2006年11月我上了题为《警惕!靖国神社的幽灵》的公开课,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课
题呢?我是基于以下考虑的:
第一、告诉学生学习历史的价值。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到“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学习此课我要告诉学生不仅要铭记日本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更重要的是不要让历史悲剧重演。
第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唤起人民的爱国意识。曾在报纸上看到《印度时报》在印度进行的一项关于“如果有来生,你愿意做哪国人”的民意调查,结果报告显示,将近90%的印度人还想继续做印度人,随继中国网络也进行了同样的调查,结果显示65%的中国人不愿做中国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凝聚力有待加强。希望通过此课能唤起国人的爱国意识。
第三、告诉学生历史是血写的事实,而不是墨写的谎言。日本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不仅给中国,给世界也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但日本对历史不仅不进行深刻的反思,反而出现军国主义复活的势头,如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大肆扩军等事件。希望学习此课能让学生铭刻血淋淋的真实日本侵华史,能激发他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
第四、适应新课程改革。本课不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整合,实践探究式、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场景一:张春兰和一个日本女孩是好朋友。一天,他们提到南京大屠杀,张春兰想看看她怎么看待这件事,确切的说希望她以一个日本人的立场向中国道歉,但日本女孩却说:“这太荒谬了!怎么可能呢?这是历史的误会吧?战争中有死伤是在所难免的啊。中日战争虽然贵国伤亡惨重,但我们国家也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的。”这一回答令张春兰很气愤。
师:很明显的,这两个少女的友情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横在她们之间的是什么问题?
生:对南京大屠杀的不同看法。
场景二:晚上回到家里,张春兰打开电视,她看到一惊人的新闻:小泉纯一郎不顾日本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对,再次参拜了靖国神社。张春兰更加觉得气愤。
师:张春兰看到这则新闻后,为什么更气愤呢?
生:参拜靖国神社
师:可以说,靖国神社问题成了今天中日关系重要障碍之一,那么靖国神社到底是个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走进靖国神社。
三、教学主体
第一篇:军国主义恶魔复活的“魔戒”~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 甲级战犯
靖国神社介绍:前身是“东京招魂社”,1869年为追悼“明治维新”死于内战的将士而建,1879年改称“靖国神社”。殿内供奉着历次战争中246,6328个军人的灵位,其中包括侵略中国台湾、甲午中日战争、镇压义和团、日俄战争中丧生的军人,以及在侵华战争犯下滔天罪行的东条英机、松井石根等14名甲级战犯和2000多个乙级、丙级战犯的牌位。
师:殿内供奉的牌位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啊?
生:历次战争中丧生的军人、甲级、乙级和丙级战犯
过渡:参拜这些人张春兰能不气愤吗?事实上今天的靖国神社成了军国主义复活的魔戒。它的复活意味着什么?灾难。从哪里知道?历史。现在让我们回望因为军国主义而给中国带来灾难的那段悲情岁月。
第二篇:挥之不去的噩梦
师:近代以来日本曾经发动过哪些侵华战争?
生: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二战中14年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
师:甲午战争:1894年,国力见长的日本把侵略矛头指向没落的晚清帝国,战黄海、屠旅顺,签约割地赔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在四天三夜的大屠杀中把美丽的海滨城市旅顺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2万同胞被杀仅存36人掩埋尸体,中国人民的血染红了渤海湾。
日俄战争:过了10年,靠甲午战争发家致富的日本又侵略中国东北,日俄两个强盗在中国土地上展开厮杀、争夺,给东北人民留下的是千人坟,万人坑。
一战:又过了十年,羽翼丰满的日本把魔爪伸向了山东半岛,日德两个强盗为了抢夺在华利益把美丽的齐鲁大地变成了一片火海。接着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被称为中国的‘国耻日’。
二战:再过了十多年对中国再次发动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导致3500万中国人伤亡,其中2000多万丧失生命,那场惨无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更是每个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噩梦。
剑到头断 30万个头颅
每次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想到我们前辈的头颅被任意砍杀的时候,我的心在滴血。 同学们,30万,整整30万啊,对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饱含悲愤的感情)。
过渡:既然他们选择了罪恶,那么他们就要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下面就把军国主义分子、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交给你们绳之以法。
第三篇:丧钟为谁而鸣
现场模拟东京审判。角色法官、检察官、书记官、罪犯:松井石根、证人:伍长德、野田毅。
法:根据《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书和本法庭的宪章,本法庭正式审判松井石根。请检察官宣读起诉书。
检:松井石根,日本陆军大将。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被屠杀的中国军民达30万以上,还对南京进行了大抢劫、大纵火,历史名城被毁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松井石根作为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有意纵容部队施行种种暴行,负有不可推卸的罪责。
法:被告松井石根,你是否承认控罪?
松井:我否认控罪。很显然的,在战争中难免会有伤亡,您见过打仗不流血的吗?(声调上扬)我认为战争中杀人根本就不应该构成犯罪,以前的国际法中也没有战争犯罪这一项,我质疑检方是否有权利对我进行审判。
检:法官大人,被告很明显在强词夺理,他们所指挥的军队,对世界各国的无数生灵造成迫害,世界的和谐在这批战犯手中破灭,对如此罪行累累的战犯,天理难容,绝对不能放纵。
法:驳回被告的无理指控,本法庭不同于一般的法庭,审判的目的在主持正义,因为我们要从毁灭中挽救全世界。以下进入正常审讯阶段,检察官及被告双方均可各自提出证据。
检:法官大人,经过详细的调查,检方掌握了大量的人证,物证,我要求当庭出示这些证据。
法:批准请求。
检:这是我们在日本政府公文中找到的印有“不许可”发表字样的照片,他们在占领南京城后无恶不作,这张照片中,他们将手无寸铁的平民活埋,这张照片中,日军将2000多名难民集体扫射,他们还在尸体上浇煤油,企图毁尸灭迹,种种罪行令人发指。
松井:我真佩服检察官的想象力,居然编造出如此离奇的剧情,您真该成为小说家。(轻蔑地看着检察官)
检:(针锋相对)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在2000多名难民中,有人大难不死活了下来,松井石根先生,您不想见见他吗?
松井:什么?……(发出不敢相信的声音)
检:带人证伍长德
伍:我是伍长德,南京食品商人。
检:请说说,1937年12月15日,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