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地教研组

计划总结

学科建设 >>史地教研组 >>计划总结

 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鄞州中学史地组计划

来源:|编辑日期:2009-09-29 16:52:50|点击数: |发布:40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史地组教研工作仍将结合学校教学工作,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索,做好教学日常工作,做到有效落实。为培养新型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贡献力量,为切实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做出应有的努力。努力使史地教研组在有朝气、有创新精神、团结奋进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特结合本组的实际,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1.组风建设方面
结合“巾帼示范岗”活动,组内教师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积极参与竞争,奋发向上。努力营造教研组内,浓厚的教研氛围和学习氛围,以及团结、创新的工作氛围。教研组常规工作做到正常、有序、踏实、高效。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请假制度,进一步树立“奉献于事业,服务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以良好的教师形象开展日常教学工作。
2.努力提高史地教学质量
今年是浙江省实施新课程的第三年,今年的高三也是实施新课程以来将要进行的第一次高考,因此高三复习任务艰巨,备课组需多加研讨,汲取有效信息以指导复习,备课组的作用一定要得到有效的加强;高一的教学重点仍是历史、地理会考,因此抓好基础、确保优良率是高一教学的主要任务;高二文科班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地理思维习惯,更好的掌握史地学习的方法,为高三作准备。
同时要加强教学研究。通过备课组活动,加强对教学方法、教材、考试、作业等方面的研究。教师间相互切磋,相互探讨,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统一重点,统一难点,统一目标等,共同探讨与分析,对教研内容规范化。
教学过程中,注意研究学生、研究教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授课时,把握分寸,有深有浅,练习由低层次到高层次,使不同学生有不同收获。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创新提高,体现新课程理念。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用好现有教学设备,扩大知识容量,增加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本学期教研组工作的重点是始终围绕有效教学这个主题,加强理论学习,深入教育科研,全面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
4.开展好选修课和研究性课程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设科目与上学期相同。。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  
继续学习《地理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历史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等专著;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探讨史地教学,并用这些理念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教研组建设。逐步形成长效机制,工作尽量做细、抓实,发挥宁波市首批三星级教研组和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抓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效益
1.继续学习常规,对照常规,严格做到教学五认真。
2.抓好备课规范。
新教材对于每位教师来说,都是新的,而认真备课则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必要环节,尤其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平时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备课应有三维目标、重点、难点、板书设计和反思。
备课组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高一地理备课组长:乐萍萍。高一历史备课组长:李启区。高二历史备课组长:周浩。高三地理备课组长:陆珊维。高三历史(兼文综)备课组长:朱彩琴。严格把好备课关。
3.注重发挥“帮带”的作用,以新老“结对”的形式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加强组内互相的听课、评课,写好教学后记,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评价一节课的得与失,提升教研组活动的质量,推动史地的教与学。本学期的公开课:
地理    历史
高一 乐萍萍(第9周) 王玲霞(第8周)
高二 戴红菊(第6周) 阮亚芬(第12周)
高三 陆珊维(第5周) 朱彩琴(第7周)
(三)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作业布置适量,及时认真进行批改,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发展,适当加强个别辅导。
主要活动安排:

月份
主要活动
备 注
二月份
学常规,定计划(教研组和备课组计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