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弘扬人文”的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及各处室工作计划中所涉及的史地教学工作,结合学校教学工作,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索,着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培养新型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贡献力量。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
1、进一步完善办公制度。坚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全天侯保持办公环境的整洁和安静,并安排专人负责督促检查。
2、加强组风建设。结合“巾帼建功”活动,组内教师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积极参与竞争,奋发向上。积极营造一个文明、团结、上进的教研氛围。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研组的整体实力,增强组内成员间的凝聚力、向心力,以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3、做好听课工作,组织组内积极听课,尤其是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让新教师能更快适应,更快提高。其中新教师周浩师从朱彩琴老师。
4、做好备课、评课反思工作。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搞好教研组活动,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并作好相应记录。
5、积极参与省、市、区各项培训活动,尤其是今年的新课程培训,全面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6、开好选修课、研究课程,并进行相应的校本教材编写,形成校本课程讲义。
选修课:
高一地理:异国风情 章玲
高一历史:中国民俗文化 李启区
研究性课题:
高一地理:我的风景我作主 严丽娜
高一历史:细说明朝 周 浩
高二地理:鄞中气象台 陆珊维
高二历史:世界文化史 朱彩琴
三、加强备课组建设
强化备课组职能,发挥备课组作用,制定备课组教学计划和活动计划。要求备课组活动能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有记录,重点是加强学科教学的研究。课件资源共享,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问题,统一进度,统一资料。形成合力,优势互补。组长负责期中、期末的复习、命题与审题工作等。规定高一年级备课组第一次活动,讨论始业课的教学方法,中心为指导学生的学科学习方法。未设备课组的各年级两位老师相互之间互相协作,精心交流,继续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
本学期重点抓教师的备课这一环节上,要求每位老师都有教案,青年教师必须备详案。
备课组长:
高一地理:乐萍萍
高一历史:李启区
高二地理:陆珊维
四、在教研方面
1、本学期教研工作的中心:针对今年高一的新课程,我们应该如何从日常教学入手,针对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索,着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观念,为培养新型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贡献力量。同时又能进一步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2、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课标,展开教研主题讨论,总结案例,进行经验交流。鼓励各位老师多撰写论文、教学设计、案例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使全体教师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转化。
3、根据教务处要求,开足、开好公开课、示范课。具体安排如下:
公开课:
高一地理:严丽娜 第8周 高一历史:周浩 第4周
高二地理:乐萍萍 第15周
高三地理:戴红菊 第6周 高三历史:阮亚芬 第7周
要求公开课、示范课有创新有突破。尤其是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以及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等行为表现;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
4、开展课题研究,尤其是省立项课题《地理新课程实施中学生错题的诊断与反馈策略的研究》
进一步推进并实施新老挂钩工程,发挥老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挖掘新教师的内在潜力,做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最后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具体结对:戴红菊与乐萍萍、章玲和严丽娜、朱彩琴和李启区、周浩结为师徒关系
5、积极做好市教坛新秀评选的有关准备工作,发挥组内集体力量,营造最有利条件,作好参谋,并把这项工作作为教研组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争取在教坛新秀评比中再创辉煌。
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