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教研组

计划总结

学科建设 >>生化教研组 >>计划总结

两获省一等奖的化学竞赛高手经验总结

来源:廖旭杲|编辑日期:2009-11-16 08:44:36|点击数: |发布:39

首先要说的话
大家好, 这个总结可以为你的化学竞赛提供许多有用的参考。
我将分若干部分介绍:竞赛日程 考试内容及试卷组成 目标的设定及相应的计划 出行提示 参考用书 学习方法等等,最后是总结。
这些内容包含了我所了解的有关化学竞赛的全部信息,只要是选修化学的同学都可以看一看。
对于还不了解竞赛的同学,这个总结可以告诉你什么是化学竞赛;对于那些化学成绩优秀,有志于化学竞赛的同学,这个总结可以告诉你努力的方向;而对于还没有拿定主意的同学,它可以帮你作出一个合适的选择。
竞赛,高考,升学是大家终将面对的,越早正视它你就能准备得越充分。在现在回避它们是一种选择,但显然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各位当然会有各自的爱好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但要想有个好的结局你就得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你因该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你至少要对自己负责,不要到高三被逼得快发疯了再后悔,那时说什么都太晚了。我认为,好的选择的标准就是不让自己后悔。
好了,我们开始吧。
费用问题:
参加竞赛当然是要钱的,报名费,考试费,学费,请外面的老师辅导的辅导费,住宿费,饭钱,车费,零用钱,买书钱,意外支出(比如丢钱了,生病了什么的,我们都遇到过)……是不是很吓人?其中以食宿和学费最为庞大,总共算来七月那轮大约要花一千二左右,八月集训大约也得八百,九月因为不上课直接考所以只要两三百,下面,如果你参加十月集训队的话,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住宿和学费报销哎!!(07的集训队八百学费和五百房费都报了,可惜不报零食钱,我那次十二天喝了四箱牛奶…)其实我们学校在这方面还是满大方的,只要你拿了一等奖,前面的费用也可以报销不少,06年一共给我报了八百,我一个不幸的同胞拿了二等奖(当然他是参加了全国初赛的)最后报了两百。另外,请吴勇等老师来上课的费用学校也负担了不少,到时候每人只收一百(…其实还是很贵…)。有比我们小气的学校,进了集训队都不给报,当然还有比我们阔绰的学校,比如省丹中连买书钱都报,我真想不通丹中学生干吗不把新华书店搬回来…
总而言之,竞赛是个风险投资,也许几千块打了水漂,也许换来大红证书和一脑袋知识,就看你怎么想,怎么做了。我还没听说过因为省钱而退出放弃的,但边掏钱边痛心是常有的状态。或许你可以让自己背水一战:考前去住总统套房,考成功了学校替你付钱,失败了回家哭去吧。
说明:    我为什么要写这个总结
我是一名05年入学镇江一中的学生,参加了06、07年的化学竞赛,在与省内其他学校同学的交流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那些在化学竞赛中有优秀表现的学校都存在一种“继承”,即每届学生在参加完奥赛后会把自己的经验稍作总结,留在母校以供后来者借鉴参考。我想,这不是巧合,逐年的累积将使他们越来越强,而每年都从头再来,白手起家的学校却难有什么突破。我有幸在06年与高我一届的同学共同参加了当年的化学竞赛,更是亲身体会到了这种“继承”所带来的好处。然而,我校的竞赛活动还缺乏制度化的体系,每年的竞赛在很大程度上仍要靠学生自己摸索。我有心打破这样的局面,希望看到一中的化学竞赛能更上一层楼,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到的,甚至不是几年内能做到的,但我相信通过从我开始以及未来数年内的若干届同学的共同努力,一中在这方面的强盛是终将来临的。
因此,原谅我在这里大言不惭地说:“从我开始”,因为必须有个开始。于是就有了这个总结。这个总结只是个引子,真正的精彩篇章要靠你们——一中的新鲜力量来写就!对于我们的成功之处,希望你们能有所借鉴;对于我们的失败之处,希望你们不再重蹈覆辙。也愿你们在成功(抑或失败,失败的经验同样宝贵)后不吝向后来者赐教,我在此先谢过各位了!
关于这些所有内容的版权问题:
我希望大家了解两点,
一,这些是我辛苦写出来的;
二,我的最终目的是让尽可能多的人从中无偿地受益。
凡是考虑过这两点之后的行为如对内容的修改,传播,评论等等我都感到欢迎、高兴和感谢。
我的邮箱是
yrx1989@sogou.comyrx1989@tom.com 如有任何与学习有关的问题都欢迎与我联系!当然,我不一定能解答就是了…
你对自己在化学竞赛中的定位将决定你要付出多大程度的努力和具体的行动计划(啊,我可没有在教“成功学”…),不同的目标所对应的计划是很不同的,我要提醒大家:不要低估自己啊!高标准严要求对自己是有好处的,怎样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落脚点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的,而且只能自学。
下面就来看看吧,红字表示你给自己定的目标。对于不同计划所选用的参考书请结合“参考用书”部分来看。
三等奖:……你还是不要参加省点钱吧,我跟你没什么好说的。
二等奖:拿二等奖对大多数同学是很现实的目标,因为也许你化学并不拔尖,也许你竞赛的主攻方向并不是化学,也许你不想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竞赛上而更注意高考…那么,一个二等奖还是很实惠的。只要你过了初赛后略作准备,七月上课时好好听讲,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但说真的,一等价钱一等货,化学二等奖也不是太有用。也许从竞赛中学到的知识和经历的磨练才对你的高考和升学更有帮助吧。
一等奖:首先看看自己是否掌握了考纲上的内容,没全掌握?不是你的错,那考纲上关于晶体结构的有些内容我至今还不知道是在哪里出现的呢,连结构化学上都没有…但各个大块的东西得掌握得八九不离十才行,不要到九月份才说:啊,我忘了学有机了…
为了增加胜率,你最好在前一年就去过七月的培训,要知道四五月份的初赛分数线对高一学生是要降十分的,加上几个机动名额,在高一过初赛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省队:有人问“喂,怎们从一等奖就跳到省队啦?”因为我希望大家不要把前四十当成目标。你要不然按着一等奖的计划搞,要不然就把省队当目标,这我在“集训队”那部分的开头已经讲清楚了。如果你非要把前四十当目标的话,那你可以照着上面一等奖的计划来忙,在此基础上更熟练,做更多的模拟卷,大学的书多看几遍…就行了,没什么质的差别,毕竟只要九月考好就行了,十月等着受虐吧!
在新高考方案实施前,有保送生资格的学生是可以不参加非选修科目结业考试的,相当于不要参加学业水平测试,但现在的学业水平测试在化学竞赛之前就考过了,没办法…
以省队为目标的同学们,你们的计划将与前面完全不同,你们必须对化学全力以赴,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才可能成功。一心二用甚至多用且最后成功的人不是没有,但我想他们靠的是数倍的努力而不是把一份努力切成数份,有这个觉悟的人我也不会反对你这么做。化学集训队里也有人物理一等奖,南外的人告诉我南外有人数理计算机三门同时获保送生资格,往届甚至有人两门进省队的。
07年的四十四人里有两个06年就来过了,有一个高二的,有十几个06年拿了一等奖
竞赛用书在镇江是不太容易买到的,各种奥赛辅导书还好,大学教材就麻烦了,镇江几乎没有(中山东路上有一家在地下的书店,好像叫明星书店,那里有少数几种),所以如果有机会去南京的话(比如寒假去培训时,前一年七月培训时)一定要去买书。新街口新华书店的三楼什么教材都有,南大本部那个书店卖的书太专业了,大学低年级的教材几乎没有,可以在那买到物化的书。尽量在南京一次买全不要舍不得花钱,否则回了镇江再后悔少买了就比较麻烦了。还有,书是很重的,去的时候最好背一个空书包,否则将不得不拎着重物逛街…七月培训报到时在报名处会有一个摊子卖大学化学教材,但除非你是高一升高二,否则那时候才买就太迟了,十一天后属于你的化学竞赛就结束了(冷笑话…)。要是托人买的话务必说清书名,出版社(其实基本上全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书,比如高教的有机教材就有近十种),最好还有作者,组织编写的大学,封面颜色等。
还有一点要注意:我们使用的都是大学化学系的教材,我下面推荐的都是,如果买其他大学教材时务必看下书的内容简介里说是给谁用的,给非化学专业学生用的书就免谈了,因为在内容划分,难度,顺序等方面与化学系的正规教材差异过大,看了会让你搞不清的。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标准教材
主编:马宏佳 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 东南大学出版社 封面:绿色
这本教材不需要买,在七月培训的时候会发。当然如果你想提前拥有的话在镇江是买得到的。此书过于概括,只是像提纲一样把七月培训内容一条条列出来,基本上学不到什么东西,过了七月这本书对我的唯一价值就在于最后两页考纲了(其实初赛考纲的参考价值也不大,决赛的考纲则完全是胡说八道了,大家不要信它!这里的初赛指全国初赛,七,九月的考试都用这个考纲),但它是官方教材,七月上课时非要用不可的(想起了镇江日报)。概括也好,反正没有比它覆盖面更广的书了,各位可借它对化学竞赛所涉及的内容有个总体认识,上面的习题你可以做做,我是没做过…
无机化学(上册)第四版
北师大,华师大,南师大合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封面:蓝色
这可以说是一本必备的书,参加化学竞赛的人基本都有,你可以向认识的参加过化学竞赛的人借。高教有一堆书都是这样的封面设计(无机,有机,分析,物化…),封面上端写着“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本书的编者吴国庆先生是化学竞赛的泰斗级人物。这本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