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燕萍|编辑日期:2009-12-07 13:01:31|点击数: |发布:35
小时侯,衣服都是母亲做的,母亲手很巧,我家里有一架“蝴蝶”牌缝纫机,它是母亲的好帮手。
平时做新衣服的机会很少,一般是快到过年了,母亲就忙着为我们赶制新衣服。那时冬天好像特别冷,我们穿棉袄、棉裤。母亲要为我们姐弟三个各做一件棉袄罩衫和罩裤,任务挺艰巨的,好在母亲的手巧,做起来还是挺快的。母亲为我和妹妹挑的布料颜色常常很鲜艳,大红,或者大花,妹妹很喜欢,但我却觉得有点俗气。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后来母亲再为我买花布时,就专挑小碎花,颜色素雅的那种,穿在身上母亲常常念叨太素了,但我偏就喜欢,直到现在,对小碎花的衣服一直很偏爱。在母亲为我们做新衣服的日子里,我和妹妹也变得特别勤快,烧饭、洗碗、洗衣服……这些活我们都包了。每天一有空就围着母亲,看她做衣服,听缝纫机发出的“哒哒”声,此刻单调的声音竟成了一种美妙的音乐。当衣服还是半成品的时候,我们就会迫不及待地去试穿,衣服的身架套在身上,两只袖子还没接上,但我们却很快乐。终于有一天,母亲对我们说,衣服做好了,于是乐颠颠地去穿,在镜子前照来照去,美滋滋的。后来,母亲说脱下来过年再穿,于是,很不情愿地脱下,仔细折好,放进柜子里,盼望着大年初一快点到来。
等我读初中时,母亲到镇里一家服装厂上班,从此,母亲做衣服的手艺更好了。母亲会做西服,曾经给父亲做了她的第一件西服。那也是父亲过年时穿的一件新衣服,深灰色,双排扣,父亲穿起来很精神。平时父亲也舍不得穿那件西服,碰到节日才会穿一天。后来,我的几个亲戚也叫母亲来做西服,尽管做一件西服很麻烦,很累,但母亲总是满口答应。我记得母亲为我表姐做了一件深红色的西服,很漂亮,我羡慕得不得了,忙着去充当模特,真不想脱下来了。后来,我考上了大学,那一年寒假回去,母亲喜滋滋地拿出一块素格子的呢料(那一年流行格子呢),说是给我做一套西服裙,我高兴极了,马上让母亲为我量尺寸。快要过年了,家里杂事很多,母亲熬了几个晚上终于做成了一套西服裙。穿在身上,真的很合身,很漂亮。母亲静静地打量我,就像小时候我们试穿新衣服,一样的情景,只是,我们已渐渐长大,妹妹到上海去了(母亲是上海知青,妹妹可以顶替),弟弟也读初中了,而母亲的双鬓却不知不觉间已添白发。望着母亲熬红的眼睛,我的心里酸酸的,不知说什么好。
随着母亲年纪的增大,眼睛也渐渐不好使了,穿个针什么的,还要我帮忙,我便不再让母亲为我做衣服了,也许更多的时候是觉得母亲做的衣服式样已经过时,所以还是喜欢到商场去买衣服。等我有了孩子,母亲有时还喜欢替儿子做两件小衣服,但我怕母亲太累,不让再做了。倒是我有一次来了兴致,在母亲的指导下,做了一套小孩衣服,过了一把做衣服的瘾。因为从小受母亲的耳濡目染,我做起来并不费事。这是一套绿色的衣服,圆领,前面系带子,我还特意在领口、袖口、裤脚镶上了黄色的边,儿子穿上后相当可爱,那一刻的满足自是不言而喻的了。
岁月如歌,想起那些美好的往事,点点滴滴,都牵挂了母亲的爱,我的心里便暖暖的,也因此更懂得了珍惜和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