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毛刚飞|编辑日期:2009-12-07 12:56:22|点击数: |发布:35
人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似乎就注定要跟学习相伴一生了。
学着吃饭,学着走路,学着说话,学着认字,学着读书……我们就是这样慢慢地从无知到有知,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读了十几年的书,等到大学毕业,心里一阵窃喜,再也不用那么苦地读书了,彻底解放了。那难解的数学,烦琐的英语,深奥的逻辑学统统被我打入冷宫。从此连做梦都换了主题,不会再做在考场上苦思冥想,做不出题,眼睁睁地看着老师把试卷收上去那样的噩梦了,那种极度紧张,大汗淋漓的感觉真是不好受,醒来掐一下大腿,疼!不禁暗自庆幸自己是在美好的现实中。
但是,我的美梦很快破灭了。先是考职称外语,若要评职称必须过这一关。于是只能乖乖地把那些尘封已久的外语书搬出来,重新开始一字一字地学。那些单词一个个似曾相识,却又似是而非,看得头都大了。想不到,好不容易脱离“苦海”却又落入“深渊”,没办法,谁让咱赶上这趟车了呢?化了一点时间,总算有了点感觉,沉睡的记忆好像又复苏了,那一个个单词才又鲜活起来。
考完外语,还真是没再闲着。接下来考计算机,它更是一门新技术,对学文的人来说不免枯燥。说起电脑,我们学了两次,那是全校性的大规模求知活动,第一次是在97年,学的是老的系统,几年后淘汰了,那就只好在新世纪再学新的内容。幸亏是大规模行动,不懂的地方就可以互相切磋,学得倒也不是很难。那时,电脑还没有人手一台,组里只有一台电脑,大伙儿都抢着做题,搞得它时刻处于工作状态,用手摸摸机子,滚烫。后来,条件好了,一人一台,再也不用抢来抢去了。电脑也越发显示了它的独特功能,我们学着打字,发邮件,做多媒体课件……现在如果少了它还真不行,哪天如果上不了网,查不了资料,就会感到浑身不自在,电脑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
如今是网络经济时代,每天都会有新的东西涌现出来,要想更好的应对学生,惟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用新的东西武装自己。俗话说,要给人一桶水,自己就要有三桶水。为了那“三桶水”,我们跑图书馆,跑书店,乐此不疲地买来很多书,然后,慢慢啃下去,头脑渐渐又变得充实起来,这才有了自己的想法。
工作之外,陪孩子学习也是我每天的必修课。孩子做完作业要给他检查,然后签名。还要督促他背书,认字。孩子爱刨根究底,问一些你一时回答不了的问题。每每这时,不免有点心虚,胡乱搪塞过去了。一次还好,次数多了,他就会不满,以后就少问了。后来再碰到这种情况,我就尽量耐心回答,就是查资料也要把答案告诉他,虽然麻烦,却大有好处,在给孩子讲解的过程中,无疑自己也是在不断提高。
俗语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生命才会散发出熠熠的光彩,在人生的旅途上就会满载喜悦和幸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