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燕萍|编辑日期:2009-12-07 12:39:27|点击数: |发布:35
也是高中时在学校文学社的刊物上,我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写的是有关春天的一个景致,具体怎么样,已经模糊不清了,只依稀记得写了校园的一个角落,那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人,在和煦的春风里,张扬着生命的绿色。文章其实写得很幼稚,但却是凝聚着我的丝丝真情。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发表出来,尽管是一本油印的小册子,用蜡纸刻写,排版、插图都很粗陋,字迹浓淡不一,与今天电脑时代的刊物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已经使我欣喜若狂了。
那本散发着油墨香气的小册子就这样种下了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梦。
大学三年级时,在校报上发表了篇散文。第一次看着变成铅字的文章,那种喜悦真的是无法形容的。
毕业后,工作之余渐渐在《宁波晚报》、《鄞州日报》上发表一些“豆腐块”,每每会给我带来一丝快乐。特别在痛苦的时候,写作是一种释放内心情感的手段,写着写着心就慢慢平静下来。
从同学们进入鄞州中学高中段学习的第一天开始,我就伴随着你们,直到今天,我看到了大家渐渐成长的轨迹。那是一颗颗鲜活饱满的心在跳跃、在舞蹈,散发着年轻生命的魅力。
赵国崇的《熄灯后的二十分钟》写了熄灯后寝室成员的种种姿态,读来令人忍俊不禁;胡 灏的《都是篮球惹的祸》则展示了高三(8)班男生在球场上的雄姿;崔龙滨的《高三的课余生活》介绍了如何在紧张的学习中增添轻松的氛围;孙晶璟的《充实的一天》真实地再现了学习过程中的诸种想法;李特立的《寝室生活小记》更像是一幅小素描……这些文章都写得富有生活气息,写出了高中生活的真实一面,也写出了同学们的喜怒哀乐。刊物只是一个载体,它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在这里,大家畅所欲言,抒写理想,对以后的人生道路肯定大有好处。
每个人都会有梦,尤其是在你们这样的年龄。
我愿意把这本小小的刊物看作你们梦开始的地方,也许它还不太起眼,有着这样那样不尽完善之处。但我想有了这样一个平台,你们就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就有了眺望未来的基石,就有了收获果实的起步,你们说呢?
真的,只要我们真诚地付出,我相信美梦就会成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