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

文海拾贝

学科建设 >>语文教研组 >>文海拾贝

人在草木中

来源:赵嫣萍|编辑日期:2009-12-01 15:40:20|点击数: |发布:35

人在草木中

赵嫣萍

偶尔得了两盒三勤白茶,泡进紫沙壶,并不出色,倒入玻璃杯,却另有气象。先是叶沉杯底,接着便伸腰舞肢,如云浮动,渐染渐清。不一会儿,芽叶舒展,微绿明亮,继而白烟升腾,汤色碧透。头遍幽香鲜雅,二遍翠绿芬芳,三遍回甘香郁。

三勤白茶以独有的姿态,位居上品之列:外形纤秀,叶片卷曲,芽锋密集,即便作为单纯的植物,也让人爱不释手,何况明亮的色泽,清雅的香气,就如飘忽的书卷气息,赏心悦目的同时,流露出丰富的内在。

起初,以为白茶生来就有白色的叶片,惊奇之余,不免疑惑,总想亲自守侯于茶园,看看它是怎样的玲珑娟秀。也不止一次地猜想,那白色究竟是典雅的乳白还是名贵的象牙白,但无论如何,都应像露珠一样缀满枝头。后来才明白,它扁平的叶型,挺直的叶茎,起初,有些像兰瓣,颜色也是翠绿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才开始转折。在特有的水土滋育下,它们展现了一个神奇的过程:原有的绿色渐渐脱落,朦胧的白色缓缓呈现。它吸水土之华,聚烟岚之气,在转变中,完成了生命轮回。这就是白茶的独到之处,更是白茶成就自身的关键所在。

白茶生命过程中顺乎自然的转变,也着实令人寻味不已。

人的生命状态也像茶,千姿百态,红茶绿茶白茶,不可等量齐观,只要顺乎自性,在人生季节中,将造物主赋予的气息提炼出来,回馈于养育自身的沃土,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自然总是从容地迈着脚步,不久,就逢采茶期。

采茶是一种劳动,收获着水土的结晶,并不乏诗意,而三勤村地处慈城西北角,与中华文明的古老渡口——河姆渡只隔了一道山梁,这就让人有些敬畏了。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闪现着中华文明的背影,那里的稻花,虽已苍黄,却总是飘忽着岁月的醇香,时光幽幽中,令人遐想。

三勤村背倚群影,面朝旷野,古老而厚重。这样的背景中,一股淡淡的茗香飘逸而出,远离尘嚣的同时,又可沉浸于时光的深处。

所以,在这里品茗,茶的气息,远在云端,近在眼前,杯水之间,思绪便可走得很远……

苏东坡,是我无法释怀的人物。感觉中,他没有时空限制,他时时活着。他是我人生的一位知己。这位美髯公,总在某个地方不期而遇。蓬莱有他的画像,海南也有,可以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除了词文圣手,他也是性情中人,这正是人们喜欢他的原因。率真天然,使他文场得意,又使他官场失意。得意失意,都是顺乎自然的结果。他没有违背自性,也才有如此的人生。否则,他或许只是一个一般的官员,却不是苏东坡了。这才是不可弥补的遗憾,一定程度上,也是民族的悲哀。民族造就了他,他又让民族不止地思索,一代一代沉淀提取,使他的生命焕发着迷离的光泽。

苏东坡一生没有离开过茶——品茶、烹茶、种茶,绝不止是生命的点缀,而能让他颠簸的生活有所休息,有所沉静。文字确切记载,他常与司马光等人斗茶取乐。一次聚会上,他以白茶取胜,免不了手舞足蹈,性情滋生,一派天然。当时,茶汤尚白,悦目之余,东坡的率真也让人忍俊不住,于是,司马光眉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