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王红元|编辑日期:2009-12-01 13:53:24|点击数: |发布:35
登司马台长城
王红元
当我们把汽车停在司马台长城的停车场,已近下午四点半钟。偌大的停车场空空荡荡,不见其它景点旅游团大客车密集的现象,这便是司马台长城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游人稀少。这实在是一个大优点。
外出旅游,最怕车多误事,人多坏了情致。从北京出发,向河北承德方向行进至
司马台长城游人稀少,可能是因为交通不畅、往来不便,也可能是因为它太古旧,太陡峭、太险峻,不是大众所能欣赏得了的。也是,大家都奔位于北京城西北部的八达岭长城去了,自然把这一段原汁原味、饱含着苍凉之美的长城留给了我们,也把这一片清清静静的山水留给了我们,足以大快朵颐,足以浮想联翩,聊慰路阻劳顿之苦。
我们游览的司马台东段长城建在刀削斧劈似的山脊上,仅在
坐完缆车、快车,往山上爬5分钟时间,直接来到长城的第八个敌楼。近观长城,有修缮完整处,更多保留了岁月风雨破坏侵蚀的自然痕迹。没有熙来攘往、比肩接踵的游人,在空旷苍茫的天底下,我们或凝神谛听,或驻足遐思,或悲歌长啸,用心去还原古长城的沧桑和苍凉之美。回首西南望,清风送爽,各种植物的香气奔涌而来,心胸豁然开朗,曾经的这颗被路阻揉皱的心被怎样的一种景致重重地撞击了一下!硕大的太阳正在往地平线方向坠,依山而建的七个敌楼沐浴在明朗的阳光下,远近的村庄镶嵌在平整的田野中,又时时被浓郁的绿色巧妙地掩去一角,恍如俏丽的村姑低眉含羞,姿态万千。更远处,应该是密云水库的所在,现在的立足点还不能被我的视线捕捉到。据说,站在司马台长城最高的敌楼望京楼上,以前依稀可见北京城的轮廓,夜晚甚至可以看到北京城的万家灯火。我想,目光要穿越这
这些戍边将士的艰辛生活其实远不是我们这些来去匆匆的登临赏景者所能想像。我们登临到最高处,又迎着夕阳沿着长城往山下走。在一些敌楼的墙砖上,我发现了许多文字,“万历五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