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

语文资源

学科建设 >>语文教研组 >>语文资源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赏析

来源:中国教育报|编辑日期:2011-01-14 08:34:42|点击数: |发布:45

  赏析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一种理性活动。赏析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赏析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动脑动手,将分析和思考的结果变为文字语言,这就是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要抓好赏析环节,这样,就可使学生的眼界开阔起来,改变写作文无从下手的局面。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赏析水平?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从被动赏析向主动赏析转化,养成良好的赏析习惯。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是最好不过的赏析范文。而赏析绝不是在课堂上由教师简单的灌输。赏析教学,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富于启发性的赏析提纲。下面举几例:《背影》的动词运用———于朴素中见真情;《社戏》的构思———景美、人美、情更美;《芦花荡》的心理描写———具体深刻,细腻动人等等。其次,在列出提纲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参与指导赏析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更佳。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获得图、音、色的直观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将文字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并辅以语言恰当的描述、音乐优美的渲染,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激越的思考中。然后,要求学生做好赏析笔记。对赏析笔记,教师要进行指导,点出优缺点及修改的方法,在学生整理修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斟词酌句,反复润色。指导学生修改赏析笔记,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体味到写作的甘苦,学习到修改的方法,更能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再次,在赏析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主动赏析的意识。赏析绝不是简单的一次性的活动,要反复地、经常地开展赏析实践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形成自觉的赏析意识,并主动地运用自己拥有的知识、思想认识,按照自己的体会、习惯去赏析。

  当然,赏析仅靠课堂和课本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赏析的积极性,使之长久地坚持自觉赏析的习惯。鉴于此,督促学生从《中学生导报》《读者》等报刊杂志上精选美文,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分组赏析,写出自己的赏析文章。同时还可以让同学互相赏析自己的习作。这种赏析可以是对其语言的推敲,可以是对其独特构思的评点,也可以是对其不足的建议。同学们的赏析、品评,其实就是肯定、学习和吸纳别人文章中的精彩之处,真诚地指出他人文章中的不足。在这种推敲揣摩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语言相互融合、情感相互营养、思想相互生成,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学生渐渐就会把作文当作一种需要,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作文也就会越写越想写,越写越丰富。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作文赏析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激情,且授之以法,指导学生选取美的内容,确定美的立意,讲究美的结构,提炼美的语言,表露真情,抒写真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