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

语文资源

学科建设 >>语文教研组 >>语文资源

烹调好考场作文这道“大餐”探密

来源:中学语文备课资源网|编辑日期:2010-04-01 09:06:33|点击数: |发布:45

考场作文又有60分之巨,赶上政史这些学科的总分值,可以说作文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语文学科成绩,甚至影响升学层次。笔者有幸参加过两次中考作文阅卷工作,最近又读了些考场满分作文,试图把自己的一些阅卷感受和对满分作文的一些共性东西探究加以总结,以期对即将步入考场的考生们能有一些帮助。

一、内容:

1.立意要正确、新颖、深刻,歌颂主旋律,体现时代特点,关注人际关系。如歌颂党、歌颂祖国、感恩社会、表现社会光辉面……

2.情感要真,感动自己的东西才能打动别人,如果我们自己都觉得苍白无力,又怎么能去打动阅卷工作量如此大的老师呢?我们学过的不乏真情实感的文章:如表现师生情的如魏巍的《我的老师》、鲁迅的《藤野先生》,母子情的如邹韬奋的《我的母亲》……

3.要围绕中心来选材。好的文章就像一串用线穿成的珍珠,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拼凑。

4.素材要新,老掉牙的东西让人看了就生厌。别人嚼过的馍没味,吃多了倒胃口。你想想一个老师每天都要阅上千份试卷,都看到大同小异的面孔是何感受?考场中,我们要从脑海中搜索我看过的,听过的,经历过的新鲜东西来写,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只有这样你写出来的东西才与众不同。

二、形式:

1.书写工整,字迹规范认真。阅卷老师是“不见其人,只见其字。”字的书写可以看出答题态度的端正与否,可以看出考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

2.讲究段落的划分,最好要写在五段之上。有不少同学平时作文习惯三段:开头结尾各一小段,中间一大段,头大尾巴小很难看。讲究谋篇布局,给阅卷老师整体的美的感受。作文开头切忌无病呻吟,三言两语迅速入题。讲究结尾,或言有尽而意无穷,或卒章显志,或首尾照应或点题。千万不能狗尾续貂,或不该结尾而戛然而止、给人感觉结构不完整之嫌。

三、手法:

1.切入口要小,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长篇小说是能最大限度的折射社会,但我们的考试作文却是要在600~800字内来反映我们所观察的、所感受到的生活。贴近自己的生活,忌只看现象,不看本质。所谓“小”是指立意要贴近自己生活,从自己最亲切、最熟悉、最常见的话题谈起。不要生拉硬扯地套入“大背景”、“大环境”、“小气候”之中,无病呻吟故做姿态。即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就事论事,而是适宜自己施展手法或驾驭主题的恰当范围内的空间或距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具有真情实感

2.表现手法力求多样,水虽然是我们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但白开水却无味,无营养,所以聪明的人类发现了三大饮料以及烹调出各种营养好又色香味俱全的汤汁。考试作文切忌平铺直叙,综合恰当的运用各种描写,因为描写比叙述更有表现力:如写人方面或外貌描写,或心理描写,或动作描写,或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则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表达方式也要多样:或是叙述、或是描写、或是议论、或是抒情、或是说明。

3.情节安排上要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如《社戏》中,写看戏前的故事就是这样。曲折的情节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自然他会给你高分的。

4.语言的使用上,尽可能的把我们学过的古诗词、名言名句用到作文中去,当然是要恰如其分,而不能强捆硬绑。因为作文考试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语文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才气会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的。

总而言之,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必须服务于我们所确定的文章的主题,偏离了这一点,一切都可能是徒劳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