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王红元|编辑日期:2010-03-24 09:49:26|点击数: |发布:45
“假如能让你年轻十岁,你会怎样?”朋友在闲谈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那意味着我退回到三十岁,有一张比现在更年轻的脸,一副比现在更好的身板,一腔革命热情比现在更高涨,对未来生活的规划比现在更值得期待,还有,还有无数个美妙的可能……
十年前,我住在单位旁边一套七十几平米的居室里,那是我结婚后拥有的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生活设施比单位宿舍里强多了,我们两口子沉浸在生活大飞跃的幸福与喜悦中。而物质生活的改变进程远不是我所能预料的。现在我住在位于宁波城区一套120平米大房子里,偶尔回到陈旧的老房子看看,除了旧日融洽和乐的生活印记给我温暖外,我已经很不习惯在这个空间窄小、设施简陋的房子里居住了。
过去是永远回不去了,而我们总喜欢怀想,因为时间是个高明的画师,就像自然界的松涛声、瀑布声、箫笛声、潮声、读书声、梵音都适合远听一样,幸福也需要我们保持一定距离才感受得真切。时间为我拉开这段距离,过滤酸涩、苦痛乃至贫穷,用唯美的笔裁剪生活,定格最温情、最亮丽的一瞬,让我们的心中实实地把握那份幸福的滋味。
于是,走在通往老房子的羊肠小径上,我似乎看到了尚年幼的儿子在暗沉的暮色中,急匆匆往小店去买我做菜时需要的酱油——第一次独自外出购物,小手攥紧几毛钱,行色匆匆,脸色庄重——小小男子汉迈出成长第一步。我似乎又看到夏日傍晚,我们挎着儿子的小游泳圈,坐上一辆老式的自行车,一路撒下欢歌笑语,在东钱湖清澈清凉的水波里,荡涤盛夏的燠热。而五年前,我们开上了自家的轿车,我们的生活圈扩大再扩大。我们浪游过西藏、内蒙古、广西桂林等地,足迹遍及我国二十多个省市,我们把书本里的名胜一一温习。旅行过程中的收获和回味的快乐足以让我在生命终结时都无憾于我曾经在这个美丽的世界生活过。而这一切的源泉就是我这个幸福和谐的小家和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大家。
古人曾说过:“离乱人不及太平犬。”生逢盛世,眼见着日子如幻景一般,一年一个样貌,房子大了,车子有了,生活更富裕了,工作更得心应手了,孩子大了,懂事了,有男子汉的气概了,一家人生活更有奔头。清人张潮也说过:“值太平世,生湖山郡,官长廉静,家道优裕,娶妇贤淑,生子聪慧,人生如此,可云全福。”与久远的战乱年代相比,与远方的战乱国家相比,我们和平安定的生活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啊!不要说我老了,像个怀旧的老古董,我的话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
所以,当你问我,假如让我年轻十岁,我会怎样?年轻十岁,我会贪婪地把每一种简单的幸福如数家珍般清点一遍,再紧紧地握在手中。我还会动情地告诉你:不管我是年轻还是苍老,不管我是健康还是患病,不管我是富有还是贫穷,我都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像吝啬鬼葛朗台一样,瞪着金灿灿的眼睛,细心挑选所有的快乐幸福,收入背囊中,更从容自信地踏上人生的途程。
因为得到幸福还需要一双于寻常生活中发现美学价值的眼睛,一颗恬然宁静的心,一种放大生活细节之美的习惯。幸福有时就是这样简单:“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友,谓之福。”这五种福分,对人的修为提升提出了几个层次。“有力量济人”,钱不在多,有力量做义工也是爱的奉献,有一颗普济天下的慈悲心,做一个能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的人,一个内心富足而富有爱心的人。“有工夫读书”,在纷扰的事务中,抽身出来,聆听先哲圣人的思想教诲,做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有学问著述”,著书立说,泽被后世,“著得一部新书,便是千秋大业”,做一个“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有所作为的人。“无是非到耳”,修身养性,保有一颗处变不惊的平静的心。“有多闻直谅友”,做一个个性率真,情近于痴而始真的性情中人。
在网上看到隐居山林的70岁老汉给76岁的妻子喂梨的图片,我惊诧于老人如年轻情侣一般的羞涩表情与情感默契,恍然觉得幸福生活需要这样一些保鲜剂,就像我父母亲眼中的对方,值得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照顾与怜惜。或许,幸福是一种姿态。以幸福的姿态生活,生活的状态才是幸福的。
上一篇:
下一篇: